珠三角民工“短缺觀”:“待遇才是硬道理”

時間:2010-03-01 09:07   來源:廣州日報

  2月23日深夜,深圳平湖一民工集散地,來自各地的企業人事招聘負責人在介紹完本企業情況後,紛紛舉起牌子“搶人”,有應聘意向的民工可選擇到牌子下排隊。

  2月24日,廣東省人保廳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當前廣東缺工約90萬!隨著經濟的回暖,企業訂單的增多,去年在金融危機下大幅裁員的企業現在需要大量招工,而由於區域競爭加劇導致的民工分流,內地吸引力上升導致的民工回流等因素,致使廣東民工短缺的警報再次拉響,企業開始上演著一場激烈的“搶人”大戰。近日,本報記者深入珠三角各地的勞務市場和廠區等地,以影像直擊現狀……

  一大早,老王拿著寫有“招工”字樣的黑板來到了廣州瑞寶村的“招工一條街”,這裡已經有十幾個舉著牌子招工的小老闆了。“往年這個時候已經有很多工人來應聘,今年這形勢真是急人,招工的比找工作的還多!”老王一邊嘀咕著,一邊揮動著牌子。

  老王是一家小型製衣廠的負責人,1992年作為第一代農民工來到廣州,從在小工廠做學徒開始,前年已經在城中村開辦了自己的廠。他總是責怪自己命運不好,廠子好不容易有了盈利,去年卻遭遇金融危機,曆盡艱辛後今年總算接到不少訂單,卻又招不到工人了。

  今年,和老王同樣心情的企業老闆在珠三角比比皆是。在花都獅嶺鎮勞務市場,一位工廠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能夠儘快招到工人,他們不惜出高價“買人”,只要介紹一個人進廠就給300元勞務費。在厚街赤嶺工業區一個電子企業招聘攤位前,來自四川的“80後”小劉告訴記者,前年他還和十個老鄉來莞打工,去年就有七八位留在了重慶、成都等地。“家鄉的收入也並不比這邊少。”小劉表示自己也有回家務工的打算。

  東莞桑園工業區一個玩具廠的經理淩紅丹對記者説,公司的訂單已經排到四五月份,現在開工還缺二三十人。淩經理介紹,為了留住工人,公司在不斷完善工資待遇。像娥姐和她丈夫這類老員工,現在就住在公司提供的“夫妻房”裏。房子二三十平方米大,有獨立衛生間和空調、電視等設備。“多少有點家的感覺”,娥姐面帶微笑地對記者説。

  説到招工難,製衣廠老闆老王十分不理解:“當年我來打工的時候,一個月300元就搶著幹,如今,我開出3000多元一個月,他們還是挑三揀四的。其實也不僅是錢的問題,關鍵是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太願意做這種苦累活兒了。”而廣州石井百勝機械公司的張漢明總經理卻不贊同這樣的觀點,他在參加廣州市節後首次農民工專場招聘時,手裏200多份招聘表不到兩小時就被搶完了。“待遇才是硬道理。”張漢明告訴記者,“我們給技術工人最低是3000多元一個月,高的可以達到5000多元,而且還有相應的各種福利,當然就有很多人前來應聘。缺工的基本上是一些小工廠,由於那些廠本身的利潤空間不大,開出的待遇當然也就上不去,自然就很難招到人。”(喬軍偉)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