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最新動態
農業交流合作
相關評論
政策法規
海峽兩岸農業
合作試驗區
臺灣農民創業園
島內農業概況
網上展廳
友情連結
重慶臺灣農民創業園
字號:
兩岸林博會:縱橫拓展 精心推介 項目帶動

  時間:2009-11-13 14:2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為期四天的第五屆海峽兩岸林業博覽會暨投資貿易洽談會11月9日在“中國綠都”福建省三明市落幕,本屆林業博覽會以“發展綠色産業、建設生態文明”為主題,集中展現綠色海西、魅力三明的城市文化內涵,著力打造對臺林業合作和林業改革示範區、現代林業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

  縱橫拓展 打響城市品牌

  本屆展會名稱由往屆的“海峽兩岸(三明)林業博覽會”,拓展為“第五屆海峽兩岸林業博覽會暨投資貿易洽談會”;布展主題從以林業為主向經濟社會發展全方位、綜合性拓展;合作領域從比較單一的農林産業向生物醫藥及生物産業、工礦業、建築業、旅遊業等産業延伸;合作區域從海西20個城市向包括臺、港、澳在內的境內外更廣大的區域擴展,重慶、黑龍江、遼寧、廣東等全國17個兄弟省市第一次組團參會參展。

  展館面積2.1萬平方米,比上屆增加一倍。中心展區主要展示三明五大産業集群和三大傳統産業的發展成果;專業展區涉及職工創新、院士成果、生態旅遊、生物醫藥等;地區展區分為臺灣、福建、省外等;標準展位重點銷售群眾喜愛的各類産品,現場銷售及商品交易訂單總額達11.36億元。

  憑藉海峽兩岸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的“金字招牌”,本屆林博會共吸引海內外來賓和客商2700多人,境內外參展企業480多家。臺灣地區有36個團組、521人參會參展。

  作為歷年招商引資最成功的一屆,此次林博會成果豐碩,共簽約項目230個,總投資145.73億元,利用區外資金132.11億元。

  精心推介 突出産業特色

  本屆展會上,三明市12個縣(市、區)在對自身進行全面宣傳和推介的同時,強化地方特色和産業優勢,重點展示林業、展示生態、展銷海峽兩岸各類林産品,推動三明林産業的發展升級。

  三元區展示“中國草珊瑚之鄉”,梅列區展示商業地産,永安市展示全國林業改革與發展示範區、閩臺竹業合作示範區,明溪縣展示“中國紅豆杉之鄉”,清流縣展示清流臺灣農民創業園,寧化縣展示客家文化、生態農業;大田縣展示高山生態茶,尤溪縣展示中國油茶之鄉;沙縣展示生態工貿城市,將樂縣展示人文生態環境,泰寧縣展示世界地質公園、中國十佳魅力城鎮和15塊國家級旅遊品牌形象,建寧縣展示建蓮文化。

  作為主辦方的三明市共簽約項目223個,總投資141.81億元,利用區外資金129.32億元。

  項目帶動 做大對接文章

  本屆活動還邀請臺灣政界商界知名人士、臺灣行業協會及臺資企業等前來參會參展,重點推出一批對臺招商引資項目,吸引臺商、臺資、臺企到三明市投資興業,共創商機。同時,舉辦海峽兩岸生物醫藥論壇、閩臺婦女經貿論壇等一系列閩臺交流活動。其中有國民黨原副主席林澄枝和國民黨中評會主席團主席、臺灣婦女會理事長蔡鈴蘭帶隊的臺灣婦女代表團87人赴會,並以“親情攜手,共謀發展”為主題,開展兩岸政界女性代表、女性企業家及社會各界婦女代表的對接交流活動。會上,臺灣花蓮縣婦女會與三明市婦聯簽訂了友好合作協議。

  依託林博會,兩岸專家還開展海峽兩岸旅遊合作洽談會。三明市旅遊協會與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總會簽訂臺灣入境遊組團協議書。

  林博會正從以林業為主向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拓展,逐步由專業會展向經貿盛宴過渡。三明作為連接沿海、輻射內陸、對接兩岸的重要樞紐,借助林博會平臺,不僅展示了綠色海西的風光無限,更成為海峽兩岸林業交流合作的示範窗口。(林中叔)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