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最新動態
農業交流合作
相關評論
政策法規
海峽兩岸農業
合作試驗區
臺灣農民創業園
島內農業概況
網上展廳
友情連結
重慶臺灣農民創業園
字號:
“大陸阿里山”永福鎮:3萬畝臺農茶樹喝“豆漿”

  時間:2009-09-22 09:05    來源:新華網     
 
 

  數十個噴頭不停轉動著灑出水霧,翠綠的茶山輕紗飄舞。

  “這些噴頭剛剛接引過澆灌茶樹根部的‘豆漿’,現在噴灑可利用管內殘余的‘豆漿’滋養茶樹。”20日,在福建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核心區永福鎮種高山茶2000畝的臺商李志鴻説。

  “豆漿”由黃豆添加生物益菌、紅糖等發酵製成,通過噴灌設施接引或貨車載運到茶山各處,再由人工澆灌到每株茶樹根部。據李志鴻介紹,“豆漿”可以提供茶樹易於吸收的植物性蛋白,可以充分分解有機質、改良土壤,還可以抑制病菌、凈化土壤。

  “今年我的茶樹全部喝上了‘豆漿’,一年下來要喝10次。”李志鴻説,茶樹喝了“豆漿”後,茶葉飽嫩度提高,可採週期由原來的六七天延長到十多天,做出來的茶滋味、香氣明顯提升。今年5月,他選送的軟枝烏龍茶獲中國(上海)國際茶業博覽會金獎。 

  李志鴻説,這項技術在永福推廣正是整合兩岸農業産業優勢的創舉。地處福建西部山區的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是大陸15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之一,其核心區永福高山環峙,地理氣候與臺灣阿里山相似,目前已落戶臺資高山茶企業37家,種茶3.5萬畝,李志鴻的鴻鼎農場開發有限公司是迄今兩岸最大的臺灣高山茶生産企業。

  漳平市茶葉協會副會長、永福鎮副鎮長鄧長海説,除成本、人工費高外,茶樹喝“豆漿”技術需要配套較完善的現代農業設施,臺農茶場大都條件具備,現在這項技術在永福已推廣3萬畝。

  李志鴻的“豆漿”加工廠坐落在種滿奇花異樹的山頭,廠房旁邊的有機肥堆成小丘,用塑膠薄膜遮蓋著。原來,做完“豆漿”後的黃豆渣配上蔗渣、米殼、兔糞、羊糞等發酵,便成了上好的有機肥,每年冬季大寒時開溝掩埋,再為茶樹提供“營養大餐”。

  “永福是大陸最大的臺灣軟枝烏龍茶生産基地,茶樹喝‘豆漿’是最新亮點。”身兼漳平市臺商聯誼會會長的李志鴻説,“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是兩岸農業優勢互補的成功範例,臺灣先進精緻高優農業發展的前景和希望在大陸。”(記者 巫奕龍)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