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最新動態
農業交流合作
相關評論
政策法規
海峽兩岸農業
合作試驗區
臺灣農民創業園
島內農業概況
網上展廳
友情連結
重慶臺灣農民創業園
中華食物網
海峽農業網
字號:
農業部:農機購置補貼加快實施 助力"三夏"生産

  時間:2011-06-03 09: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6月2日電 中新網財經頻道從農業部網站獲悉, 5月16日-31日,全國共使用中央補貼資金26.5億元,日均使用補貼資金約1.66億元,創今年新高,多數新補貼機具將投入“三夏”農業生産。

  農業部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今年全國共實施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70.9億元,佔中央第一批補貼資金的61.2%,補貼農機具226.4萬台(套),受益農戶183.5萬戶。5月中下旬以來,全國農機購置補貼實施進入高潮,5月16日-31日,全國共使用中央補貼資金26.5億元,日均使用補貼資金約1.66億元,創今年新高,多數新補貼機具將投入“三夏”農業生産。

  一是進度加快。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密切配合,加快落實各項工作,全國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進度明顯加快。北京、內蒙古、青島和黑龍江農墾總局的中央補貼資金已全部落實到位,天津、遼寧、上海、寧波、安徽、江西、山東、湖北、湖南、海南、四川、貴州、陜西、青海等14個省(區、市)的補貼資金實施進度超過全國平均水準。廣大農民對補貼資金的需求旺盛,農民和農業生産經營組織投入103.1億元,進一步提升了農業物質裝備水準,有力帶動了農機工業和流通業發展。據中國農機流通協會統計,1-4月,規模以上農機工業企業總産值(現價)達825.3億元,同比增長34.0%,工業銷售産值達790.6億元,同比增長34.1%,産銷率超過95.8%。

  二是重點突出。各地立足當地實際,充分發揮補貼政策引導和調控作用,將補貼資金重點投向抗旱、“三夏”、“雙搶”急需的農機具。其中,拖拉機、耕整地機械、穀物收穫機械、栽植機械等使用中央補貼資金分別達26.2億元、8.67億元、8.12億元、4.1億元,佔已實施資金的66.4%。目前,已補貼購置拖拉機29.3萬台,耕整地機械59.2萬台,穀物收穫機械4.1萬台,栽植機械3.7萬台,為農業生産提供了重要的物質裝備支撐。黑龍江省農墾總局新補貼購置的插秧機、免耕精密播種機、大型智慧芽種生産程式控制設備、拖拉機等機械裝備,全部投入到了春季農業生産。湖北省加大對農民購買水泵、噴灌設備等抗旱急需機具的補貼力度,全省已補貼抗旱機具6121台(套),補貼金額達459.42萬元,為抗禦60年一遇的大旱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是監管嚴格。各地農機化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高度重視農機購置補貼實施工作,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加強監管,嚴厲打擊各種違法亂紀行為。山西省建立了農機購置補貼約談預警機制,對於出現違規違紀苗頭或異動情況的,通過採取了解情況、提出警告、進行勸解、提前預警等方式,及時預防和處理違規違紀行為。目前,已約談企業5個、市縣農機局14個,切實將違規違紀苗頭性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效果較好。寧波市將績效評價考核貫穿于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的全過程,做到同步計劃,同步實施,並以農機購置補貼績效評價體系為依據,著重對規範化管理和實施後的社會、經濟效益進行考核,並將考核結果與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安排相掛鉤。廣西壯族自治區從5月至7月在全區開展水稻插秧機購置補貼專項整治活動,加大核查力度完善規章制度,保證規範操作。西藏自治區繼續完善經銷商備案制度,規定在區內經營補貼機具的經銷商必須經過工商部門註冊登記,取得經銷農機産品的營業執照後,持所代理的農機産品生産廠家授權委託書,到自治區財政廳備案,由自治區農牧廳會同財政廳在區農牧資訊網、農牧經濟資訊網和《西藏日報》進行公示。

  農業部表示,當前,“三夏”農業生産全面展開,農民購機需求旺盛,農機購置補貼實施工作處於關鍵階段。下一步,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要心無旁騖抓落實,如履薄冰盡職責,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重點強化資訊公開、監督檢查、違規違紀行為查處等工作,確保購機補貼政策又好又快實施。(中新網財經頻道)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廣東佛山舉辦海峽兩岸花卉、盆景、農特産品展       大旱致湖北農業直接經濟損失超80億元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