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農業最新動態
農業交流合作
相關評論
政策法規
海峽兩岸農業
合作試驗區
臺灣農民創業園
島內農業概況
網上展廳
字號:
臺灣農産品行銷大陸一週年記

  時間:2008-06-26 15:50    來源:     
 
 

  為進一步加強兩岸農業合作和擴大臺灣農産品在大陸銷售,去年三月間,祖國大陸從關心臺灣農民福祉出發,將臺灣水果準入品種由十二種擴大到十八種,並宣佈對其中十五種水果實施進口零關稅政策。

  去年五月十五日十七時三十分,一艘臺輪滿載十四噸共十五種臺灣水果,經由“臺灣基隆—馬祖—馬尾”航線直航福州馬尾港。這是海峽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史上第一批“零關稅”臺灣水果直航大陸,創造了兩岸農産品貿易的“福州模式”。

  此次臺灣水果進入大陸,歷經時間縮短到二十四小時以內,也就是説,前一天剛從臺灣樹上採摘下來的水果,第二天便可運抵大陸市場,這一航線的突破讓兩岸民眾看到了兩岸鮮活農産品貿易的巨大前景。

  中國大陸最大的優質農産品供應商——超大現代農業集團與臺灣農會、青果運銷組織,聯合運作了此次臺灣水果直航大陸,在海峽兩岸産生了積極的示範作用和深遠影響。遺憾的是,當首批臺灣水果經“兩馬航線”登陸後,這一重要的兩岸直航線路隨即被臺灣當局封鎖。

  超大現代農業集團擁有全球化、多層次的行銷網路和高效、完善的物流體系。該集團向來十分重視與臺灣同業的聯繫和經貿往來,並積極利用自身的影響和渠道,扮演兩岸經貿往來的橋梁和紐帶。一年來,在超大舉辦的數次臺灣農産品展銷推廣活動中,一百多個臺灣島內農業單位、四百多人次到大陸親眼目睹大陸市場的巨大容量,切身體會兩岸農業合作的廣闊前景。其中既有臺灣省各級農會、各種合作社,也有長期從事臺灣農業生産的農産品運銷公司、農業企業以及基層的農産品産銷班、農民,具有非常廣泛的代表性。

  去年五月起,超大在兩岸農業交流史上創造了三項第一:第一批以“零關稅”進入大陸的臺灣農産品;第一批通過“兩馬”直航大陸的臺灣農産品;臺灣農産品一次性進入大陸品種最多、數量最大的一次。超大通過積極開展兩岸産商對接合作經銷,最大限度地促進了臺灣農産品在大陸市場貨暢其流、物盡其值。超大的拳拳善舉讓臺灣同胞深刻感受“手足情深、兩岸一家”的民族共識,受到了臺灣業界尤其是臺灣農民的尊重和感佩。

  農業是海峽兩岸經濟關係中最具交流與合作潛力、充滿活力的領域。臺灣具有先進的現代農業科技和精細農業經營模式,大陸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和巨大的消費市場,兩岸農業互補性極強,合作前景十分廣闊。

  國共兩岸經貿論壇上發佈的十五項惠臺政策中涉及的農業條款今年五月一日正式實施,臺灣水果準入大陸品種增加到二十二種,基本囊括了目前臺灣水果種類;同時開放甘藍等十一種臺灣主要蔬菜品種檢驗檢疫準入,並實行零關稅。五月十一日,在超大與臺灣業界的共同努力下,首批零關稅臺灣農産品(包括時令水果和深加工農副産品)再次經由“兩馬”直航福州。

  超大現代農業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郭浩先生説,大陸是距離島內最近的臺灣水果消費市場,而兩岸直航可以大大縮短航程和運輸時間,有效提高農産品的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實現兩岸間互利互惠的貿易雙贏。他認為,臺灣當局應本著謀求兩岸民生福祉的積極態度,儘快開放兩岸“三通”,促使臺灣時令水果能夠第一時間就近銷往大陸市場,解決臺灣水果産期滯銷問題,提高臺灣果農利潤,從經濟的立場考量臺灣農民的利益。他表示,超大將努力在兩岸業界之間搭起一座赤誠相照的“心橋”。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