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臺文創業蘊商機 “臺北故宮”衍生品最搶眼

時間:2010-06-18 09:05   來源:中新社

  2010上海臺北雙城文化創意産業博覽會17日在上海開幕,其中最令外界期待的“臺北故宮”衍生産品亦于同期亮相,“翠玉白菜”、“毛公鼎”以及《清明上河圖》、《快雪時晴帖》等複製品保持了臺灣文化創意産業的水準。

  作為上海世博會“臺北文化周”的重要一環,17日開幕的展覽為滬臺雙城提供了一次創意對話的機會。出席活動的臺北市長郝龍斌稱其是“兩岸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文創産業博覽會”。

  郝龍斌説,臺北的特色與京滬略有不同。臺北是一個小而美的城市,文化創意是其活力的源泉,近年來更屢屢引領華人文化圈的文創風潮。他希望滬臺兩地能夠相互借鑒、相互交流,共同為傳統文化注入新生力量。

  在臺北文創中,最具代表性,也最令人心馳神往的可能就是“臺北故宮”的諸多衍生産品。此次展覽會上,除了“翠玉白菜”、“毛公鼎”等耳熟能詳的複製品外,還展示了以精細黃金工藝複製的《清明上河圖》、《快雪時晴帖》等藏品,含金純度99%以上的純金箔完全保有了原作風格。

  事實上,複製原作僅僅是“臺北故宮”衍生産品的冰山一角。此次展出的産品中與數位科技有關的佔了不小比重,如《快雪時晴帖》的8寸數位相框、《清明上河圖》系列的名片型隨身碟。頗受關注的是,天下行書第一的東晉王羲之《蘭亭序》,在此間搖身一變成為了最時尚iphone手機的“外衣”裝飾,另外還有俏皮小妃子造型的隨身碟,“清先生&清太太”系列卡通形象的廚房用具……據了解,目前“臺北故宮”衍生産品種類已達3000多種,涉及食品、服飾、珠寶、文具、食具、數位産品等多個領域,其衍生産品授權廠商已達75家。

  既是滬臺雙城的創意對話,此番上海方面亦派出“精兵強將”。據悉,上海展示部分特設“城市創意展示區”、“創意徐匯展示區”、“民間藝術展示區”、“創意産業基地專區”和“多媒體藝術展示區”等板塊。

  近年來,上海創意産業已形成了研發設計、建築設計、文化傳媒、諮詢策劃和時尚消費等五大創意産業門類,形成了總建築面積268.71萬平方米左右的80家創意産業集聚區,吸引了來自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從業人員11.47萬人。2010年5月2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路”在滬舉行“設計之都”授牌儀式,這意味著上海自此成為“創意城市網路”中的第七個“設計之都”。(記者 李佳佳)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