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臺辦官員:ECFA將給瓊臺合作帶來三大受益

時間:2010-07-05 09:24   來源:中新網

  海南省臺辦副主任劉錦2日在海口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兩岸簽署ECFA將給瓊臺合作帶來三大受益。

  劉錦説,簽署ECFA對兩岸是一個利好,對於進一步加強瓊臺在各個方面的交流合作,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劉錦認為,簽署ECFA以後,兩岸合作的門檻更低了,很多産業都會因此受益。

  首先是農業。一方面,海南省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多臺灣價廉物美的農産品。另一方面,還會吸引一部分臺灣的農業者把海南作為生産基地,更多臺灣資金、技術向海南轉移,從而提高海南農業的整體水準。

  其次是現代服務業。臺灣在發展精緻旅遊業方面有很多可以借鑒之處。ECFA簽署以後,臺灣很多的旅遊産業,比如臺灣的休閒農場、民宿、免稅商店、品牌旗艦店,特産專營店等有望來瓊投資,臺灣現代服務業先進的一些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也將被帶進來。甚至是雙方的旅行社可以互設分支機構,臺灣的醫療衛生機構也有機會在海南投資,臺灣的大學可以在海南招收學生,等等,這些都可以豐富海南國際旅遊島的內涵,促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品質的提升。

  再次,ECFA簽署以後,隨著瓊臺兩地人員、貨物的大量增加,兩地空運、海運業都將會有更大的發展。

  劉錦指出,海南和臺灣是祖國兩大寶島,兩島地理氣候相似,自然條件相近,人文習俗相通。建省以來,瓊臺兩地之間的人員往來、文化交流和經濟合作十分活躍。建省至今,臺商在瓊投資累計達到了1600多家企業,投資金額超過了25億美元。臺商投資涉及一、二、三産業的各個領域。尤其是臺商在農業、服務業方面的投資,對海南經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迄今為止,海南共引進臺資農業企業400多家,引進臺灣優良種苗品種500多個,成為兩岸農業合作的重點地區。

  近幾年來,隨著兩岸關係的進一步改善,特別是隨著海南國際旅遊島戰略目標的不斷推進,瓊臺兩地無論是在經濟方面的合作還是在文化的交流,都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喜人景象:海南與臺灣已經基本實現了“三通”。海口至臺灣的直航航班由原來的每週一班增加到每週兩班,而且幾乎每個航班都滿座。在兩島海運直航方面也取得突破。今年2月份,臺灣1600位遊客乘坐豪華郵輪來瓊旅遊,這標誌著兩地海上旅遊的正式實施。

  劉錦透露,海南正在積極推動兩地開通更多的航班和航點。

  據悉,今年以來,臺灣投資者看好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的發展前景,一些大的投資項目正在洽談當中。瓊臺兩地的文化交流也非常活躍,上半年海南已經批准立項赴臺進行公務交流的項目達到了60個,人員將近600人。海南居民赴臺旅遊人數達到了4000多人。

  劉錦表示,海南省臺辦將緊抓兩岸簽署ECFA的機遇,發揮海南與臺灣人文相近,經濟互補性強的特點,突出重點,紮實推進瓊臺經濟和文化合作,服務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戰略。(傅少強 王辛莉)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