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催生大陸首個有臺農加盟的農民合作聯社

時間:2010-05-14 13:22   來源:福建日報

  “這是我們事業發展的一個新起點!”11日,當漳浦縣漳臺農牧專業合作聯社理事長鄧宏鵬接過營業執照時,激動之情溢於言表。他所牽頭的合作聯社成為大陸首個有臺灣農民加盟的農民專業合作聯社。

  這個出資總額5595萬元,由漳浦縣“宏鵬農牧”、“建龍豬業”、“天馬畜牧”專業合作社、臺灣農民曾金雨和漳州大北農農牧科技有限公司五家共同組成的互助性經濟組織,拉開了福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升級”序幕。

  據漳州市有關部門介紹,這是個突破。一是所使用的‘合作聯社’的名稱,在國家有關企業名稱登記管理中未出現過;二是合作聯社成員中首次有了臺灣農民的身影。自2007年7月《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頒布實施以來,漳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快速發展,截至2009年底,全市已註冊農民專業合作社484戶,出資總額9.78億元,成員總數4471人。合作社的發展使個體農戶、土地、農産品、市場得以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為農民獲取生産技術、資訊、銷售等服務提供了方便,對推動農業産業化經營和農業結構調整,繁榮農村經濟、帶動村民致富等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規模較小,各自為政,合作鬆散,投機意識強,市場運營能力弱、抗風險能力差等問題也暴露出來。

  在調研後,漳州市工商局認為,發展合作聯社、強化其內部運作機制是突破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瓶頸的一個有效途徑。雖然《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沒有規範農民專業合作聯社的法條,但漳州市工商局認為,引導成立農民專業合作聯社,不管從立法目的、適用法律,還是從農民或合作社自身意願上分析,都是可行的。

  漳州市工商局大膽嘗試,將合作聯社納入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範疇,並就有關成立農民專業合作聯社的名稱、企業類型、成員條件和成員人數、業務範圍、成員出資總額和出資方式、登記程式等進行了初步明確,全力支援其發展。

  在臺灣從事養豬業27年的曾金雨,1998年到漳浦縣佛曇鎮東坂村興辦豬苗種養殖場。目前他的養殖場投資已達600多萬元,養殖母豬400頭、公豬20頭、豬苗1600頭、成品豬800頭,豐富的種豬養殖經驗和先進的生産管理技術,使其成為佛曇乃至周邊鄉鎮養豬技術改良的領路人。

  今年3月,工商人員就發展農民專業合作聯社一事到他的養殖場走訪調研時,他欣喜地發現,工商部門鼓勵發展的政策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而有這樣想法的不止曾金雨一個。漳浦縣的“宏鵬農牧”、“建龍豬業”、“天馬畜牧”專業合作社及漳州大北農農牧科技有限公司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最近生豬市場行情非常不好,豬價連續好幾個月裏都在下降。只有走聯合發展、互利共贏的道路,才能有效降低經營成本、抗擊市場風險。”“宏鵬農牧”負責人鄧宏鵬如是説。

  合作聯社的成員們各具特色,如“宏鵬農牧”、“建龍豬業”養殖規模大、成員多、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天馬畜牧”具有豐富的行銷經驗;漳州大北農農牧科技有限公司主營動物飼料,有較強的動物疾病防疫技術等。

  “曾金雨的加盟,對我們學習臺灣先進的種豬養殖經驗和生産管理技術,借鑒臺灣合作社的發展和管理經驗有很大幫助的。”合作聯社的成員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類似的合作社在臺灣有很成功的例子。合作社的宗旨就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就是要集合大家的力量,然後再共用做大做強後的好處。”曾金雨説。(紀卓峰 黃靜燕)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