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最大客滾船首航高雄 廈臺港航合作開新局

時間:2010-05-10 11:01   來源:中新社

  10日上午8時,載著339名旅客的“中遠之星”客滾輪經過約9個小時的航行,從廈門渡海直航靠泊高雄港3號泊位。

  這是目前海峽兩岸最大、最豪華客滾船“中遠之星”直航臺灣的第三個城市,也是該輪開通廈門-臺中、廈門-基隆常態化客滾直航航線後的又一次新跨越,標誌著廈門與臺灣的港航合作又開新局。

  上午9點45分左右,“中遠之星”首航高雄暨高雄廈門兩港合作、廈門海滄保稅港區與高雄自由貿易港區合作協議簽字儀式在高雄港3號泊位碼頭舉行,正在臺灣訪問的福建省長黃小晶率福建省經貿文化交流團一行見證了簽約。

  根據兩港合作協議,廈門、高雄兩港口未來合作的主要內容有:一是加強港埠發展、營運管理交流,以增進兩港的了解和認識。高雄港實行自由貿易港政策,申請從境外進入自由貿易港區內的物品原則上都免審免驗;港區實行高度自主管理,港區內貨物及人員流通極為迅速。廈門則擁有目前海峽西岸經濟區首個開放層次最高、政策最優惠、功能最齊全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廈門海滄保稅港區。這為兩港開展交流合作提供了有效的對接途徑,未來兩港將充分加強港埠建設、營運管理方面的交流。

  二是加強兩港間物流合作交流與發展。擬建立兩港物流資訊平臺,運籌一個高度資訊化、智慧化和網路化的綜合物流資訊系統,實現資源共用,形成兩岸高效快速物流供應鏈。

  三是建立雙方業務交流及協談機制。廈門港在十幾年對臺航運中,已經與臺灣及金門方面建立起良好的磋商機制,今後廈門港與高雄港將進一步完善在港航、物流等方面的交流、協談機制,推動兩港合作共贏。

  四是促進建立兩港間人員專業培訓與交流機制。加強兩港港航、物流專業人員交流,構建相互培訓、學習機制,培養兩岸港航業高精尖人才。

  五是加強雙方産業、海運市場資訊交流。廈門海峽航運服務中心以海峽為出發點,立足航運做好各項服務工作,將具備資訊交流、管理協調、市場規範、營運服務等四大基本功能。廈門港將依託該資訊平臺,加強與高雄港之間的資訊交流。

  廈門市長劉賜貴、高雄港務局局長肖丁訓都表示,這是兩岸航運界盛事,兩港合作邁開新步伐,必將帶動兩港競爭力提升和觀光業發展。

  據悉,“中遠之星”當晚8時將從高雄港起航,返回廈門,為第一次亮相高雄港畫上圓滿句號。該艘客滾輪全長186米,寬25.5米,共8層,其中2層旅客層,可容納旅客683人;3層汽車層,可停放車輛150輛;客艙按星級酒店標準配置,設有各種檔次客房和各種休閒娛樂設施,可充分滿足不同旅客的個性化需求。(記者 羅欽文 董會峰)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