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洽簽ECFA 臺灣業者稱“看到新機會”

時間:2010-04-30 10:15   來源:中新網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兩岸洽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臺灣有機會成為高附加價值産品研發生産基地,根留臺灣,行銷全球。

  汽車産業扮演火車頭 可望創造數以萬計就業機會

  三義是島內汽車品牌裕隆汽車的大本營,在這裡,已證明臺灣汽車産業勞工素質不輸給歐美國家,特別是整車組裝製造品質備受國際肯定,累積多年與國際品牌合作的經驗,裕隆集團推出臺灣的自主汽車品牌,以及發展電動車技術,實現根留臺灣、行銷全球的理想。

  面對ECFA,車輛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國榮看到的是“機會”,他説,大陸對汽車的需求每年以100萬輛速度成長,估計2020年時,大陸汽車需求將從2009年的1300萬輛規模增長至2300萬輛以上。臺灣就緊鄰這個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若能在這個市場的供應鏈中取得一個更積極的角色,就能為臺灣多創造十萬人就業機會。 

  前年全球經濟衰退及金融海嘯,臺灣島內汽車消費規模曾掉至22.9萬輛,陳國榮説,汽車是火車頭産業,一款汽車車型開發準備4年、銷售生命週期為5年、售後服務期間更高達10年,加上相關零組件衛星廠,可提供數十萬勞工穩定的就業結構。

  織襪産業瞄準大陸及國際市場

  場景轉到中臺灣的社頭,這裡是臺灣、甚至是全球的襪子故鄉,八年前臺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大陸的襪子來臺,臺灣織襪聚落並未因此消失,彰化社頭鄉5萬人中,仍有1.5萬人賴襪維生,加上田中、二水、永靖、南投、民間、高雄美濃加工業者,共3萬人支撐著臺灣織襪傳統産業。

  社頭織襪聚落生産的高品質短襪,吸濕排汗又抗菌除臭,同樣來自社頭的華貴牌絲襪推出果酸絲襪、防曬美白絲襪後,更與工研院合作開發夏季絲襪,不但穿起來冰涼,因加了天然香茅,還可防蚊,將臺灣織襪産業大幅提升至高科技産品水準,連日本産襪重鎮奈良業者都來臺取經。

  同樣來自社頭的捷盈公司設計製造的氣墊襪,獲得德國等多項專利,一雙售價880元到1280元,毛利達300%,高山襪品質更普獲肯定。一位五十齣頭的代工説,光是“手工對目縫合”這項織襪技術一般襪子不能比。

  面對全球貿易自由化的競爭壓力,臺灣區織襪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魏平祺説,“悲觀者看ECFA如世界末日,樂觀者看到2000多萬人口換13億人口市場的無限商機!”他説,産業升級開發高附加價值産品,以臺灣精品進軍國際及大陸市場,臺灣的企業才有生機,臺灣勞工工作才有保障-。

  “勞委會”投入365億元 積極協助勞工升級

  兩岸積極洽簽ECFA,有人質疑當局只關注企業、財團的利益,預估有8萬名傳統産業的勞工將因此受到衝擊,又該何去何從?“勞委會”表示,勞資是命運共同體,企業無法生存,勞工將失去工作機會。

  根據“經濟部”委託“中經院”完成的ECFA的評估報告,未來簽署後,臺灣可望增加約25萬至26萬就業機會,但部分內需型或較缺乏競爭力的敏感性産業可能受到衝擊,使就業需求減少,推估約8萬人會受到影響,包括成衣、內衣、毛衣、泳裝、寢具等十七項産業。

  “勞委會”表示,當局分別就輔導、調整及救濟等方面,提出産業輔導措施,協助産業進行升級轉型,以提升競爭力;而其中“勞委會”則分十年編列365億對該受影響産業勞工提供各項職業訓練及就業服務,協助勞工“升級”。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