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直航票價鬆動 華航降價引同業跟進

時間:2010-04-09 09:50   來源:中新社

  在臺灣民意代表和主管部門的強烈要求下,臺灣航空公司的兩岸直航票價終於鬆動,臺灣中華航空公司率先決定調降熱點航線票價約20%,復興航空公司立即跟進,宣佈以相同降幅回饋旅客。業內人士分析,這場由華航掀起的降價風潮將促成更多業者跟進。

  綜合臺灣多家媒體報道,在臺灣“交通部”強力要求下,作為公營企業的華航7日傍晚率先宣佈,臺灣飛上海、北京、深圳及廣州等航點,直航班機經濟艙票價降兩成,票價最高減新台幣3700元,4月16日起實施。相對於上海世博、南非世界盃等掀起“一票難求”及不斷飆漲的價格熱,兩岸直航票價的調降,適時響應了消費者的需求。

  報道説,此次調降票價的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等四個航點,華航從桃園及高雄機場起飛,每週共有26個航班。以民眾使用率最高的3個月期機票為例,華航飛上海目前票價19100元,調降後為15400元;深圳及廣州航線都從12000元調降為9800元;北京航線票價從18600元降為15000元。

  降價的連鎖效應很快顯現。臺灣復興航空8日早晨舉行緊急會議,也決定跟進,上海航線同樣降兩成,本月16日起,3個月期的票價比華航便宜200元。長榮航空也表示,將尊重市場機制,一旦市場出現變化,也將提出具有競爭力的票價。

  臺灣旅行社業者則指出,航空公司陸續拋出降價訊息,已訂票的旅客都會想退票改買較便宜的機票,宣佈降價後的第二天已接獲不少消費者的詢問電話。

  其實,臺灣多數同業無法理解華航此時選擇降價的理由,由於5月上海世博會即將開跑,往來兩岸的運量需求激增,第二季整體客運市場淡季不淡,市場需求大於供給,因此分析應與本月中下旬即將展開的兩岸空運協商有關。

  據悉,這次協商議題包括:臺北松山機場直飛上海虹橋機場、每週270班定期航班倍增、上海等限制航點擴大班次、開放兩岸直航班機承載轉口貨與轉機旅客及機組員通關簡化等。

  市場解讀,華航展開降價,雖可能影響短期獲利,但爭取增班或加班機的籌碼大增,看好長期航班增加的潛力,是短空長多。

  目前兩岸直航是臺灣航空業營運主要收入之一;其中,大陸客運約佔華航營收13%,貨運含客機腹艙載貨的營收佔7%;大陸客運航線佔長榮航空營收約12%,貨運約佔4%;大陸航線佔復興航空的整體營收20%。

  受惠于兩岸“三通”直航,去年第四季在貨運市場率先吹響反彈號角帶動下,激勵臺灣航空業營運扭轉乾坤,嘗到獲利甜頭。今年第一季華航載運旅客人數比去年同期增加45萬人,其中大陸航線就佔15萬人,今年兩岸航線一旦增班,對於臺灣業者的獲利將是倍增的效果。(記者 曾嘉)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