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發展現代農業 花卉産業崛起

時間:2010-03-30 09:50   來源:中國經濟網

  陽春季節,在兩岸農業合作地之一的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中心區裏,山上綠樹成蔭百鳥齊鳴,山下花果飄香蜂蝶共舞。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修整即將上市的蝴蝶蘭、杜鵑、大花蕙蘭等,併為它們澆水、施肥。整個園區內春意盎然,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與許多臺農交談,他們都説:“在海西對臺現代農業合作基地的漳浦,我們找到創業的樂園!”

  作為大陸首個臺灣農民創業園——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自2004年10月啟動以來,許多臺灣農民和臺灣投資“農”字號的商人紛紛入駐, 30萬畝的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也逐漸成為海西對臺現代農業合作基地。胡錦濤總書記今年春節期間曾來此視察,通過這裡創業的臺灣農民向臺灣農民兄弟姐妹表示親切問侯。

  目前,臺灣農民創業園六個産業區已有70家臺資農業企業和7個臺灣農民個體工商戶入園,總投資1.21億美元,年産值達20.1億元人民幣。

  富聖公司董事長許慈顏是第一批到創業園投資創業者之一。許先生18歲與蘭花結緣,潛心研究,成為一名蘭花培植的行家,而做起蘭花生意卻是因為他與祖籍地漳浦的一次特別會面。2002年,許先生應邀來漳浦擔任花博會評委,一眼就看上這塊投資寶地。第二年,他來到漳浦投建富聖蘭園,從此,許先生在臺灣醞釀數十年的種植蘭花夢想在漳浦得以實現,他在臺灣研發蝴蝶蘭品種,在漳浦培育種苗,在海外尤其歐洲市場很走俏,僅去年就出口一百多萬株。之所以選擇在漳浦投資,許先生説,漳浦與臺灣相同的氣候、土質、環境以及相同的語言和相似的生活環境,閩臺農業具有很強的互補性,把臺灣的技術、資金優勢與當地的土地、人力成本優勢結合起來,是雙贏的好事。

  在臺灣農民創業園品牌效應的帶動下,漳浦的花卉産業迅速崛起,花卉規模化、商品化、專業化生産逐年擴大。截止目前,全縣花卉種植面積5萬畝,花卉總産值6.7億元,年銷售收入4.9億元,花卉出口創匯1000萬美元。全縣有130多家花卉企業和3000多個花卉種植大戶,從業人員5萬多人。形成品種多樣、市場多向的發展格局,有榕樹盆景、棕櫚科植物、仙人掌與多肉植物、洋蘭、觀葉植物、綠化苗木、地被植物等7大類近500種花卉苗木品種,以榕樹盆景、棕櫚科植物、洋蘭、綠化苗木等較具特色品種銷往國內16個省市,出口美國、日本、韓國、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由於有了臺灣高優農業的滲入,對臺農業合作對該縣農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30%以上;同時大大推動了漳浦縣的水産養殖、畜牧養殖業的産業化經營,在短時間內使全縣填海造地開發灘塗養殖對蝦就達8萬畝,成為長江以南最大的養蝦大縣。如今,作為國內發展比較成熟的國家級“臺農創業園”,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還是繼續圍繞“做精、做大、做強”的發展思路,以項目為載體,完善園區服務體系,不斷創新園區運作機制。目前,該創業園已先後投入4000萬元,用於完善園區核心區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軟硬環境進一步優化,不斷吸引一批批臺商紛至遝來,逐漸叫響了海西對臺現代農業合作基地的特色品牌。(記者 殷陸君 通訊員 張文藝)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