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政要就ECFA密集表態支援 臺商稱簽署時機成熟

時間:2010-02-23 10:13   來源:中新網

  2月22日上午10時,由臺灣海基會、“陸委會”、“經濟部”、工業總會、商業總會聯合舉辦的“2010大陸臺商春節聯誼活動”在臺北舉行。會場主席臺上懸挂有“福虎迎春、合作雙贏”的大字。100多位大陸各地的臺商會長及200多位回臺灣過春節的臺商在會場就座。圖為馬英九親臨會場致詞。 中新社發 耿軍 攝

  ECFA話題春節過後持續在臺灣政商界升溫。連日來,臺灣多名政要就商簽兩岸經濟協議表態支援,馬英九更是表示“絕對有必要,而且要快”。由於事關自身利益,臺商們亦表示希望能儘快促成,早日完成商簽ECFA,造福兩岸同胞。

  臺灣海基會在農曆新年後第一個工作日舉辦“大陸臺商春節聯誼活動”,馬英九現場發表長達40分鐘的講話,其中,他用將近一半時間詳細闡述簽署ECFA對臺灣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重申ECFA核心內容就是“幫助人民做生意,提升臺灣競爭力”。

  馬英九昨日主要重申與大陸協商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必要。他説,和大陸簽兩岸經濟協議絕對有必要,而且要快。該做的事情就馬上做,這叫做“魄力”。

  馬英九表示,要讓民眾了解ECFA,中低收入、中小企業、中南部是當局關注的重點。他呼籲相關部門負責人親自下鄉宣傳,讓民眾了解當局所做的是為大家著想,而且眼光不要只看到這一兩年,而是未來十幾二十年,唯有這樣臺灣才有前途。

  臺“行政院長”吳敦義則針對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提出“一幫二不三要”口訣。

  吳敦義認為,“一幫”就是幫助人民做生意,提升臺灣競爭力;“二不”,不增加開放大陸農産品、不開放大陸勞工;“三要”就是要關稅減免、要臺商投資權益保障、要保障智慧財産權。

  吳敦義重申,簽署兩岸經濟協議,一定要符合3個準則-臺灣需要、民意支援、“立法院”監督,而且一定是高度的監督。他並指出,會在監督下盡最大的努力,簽署一定對臺灣最有利的。

  他也以玫瑰花來形容兩岸經濟協議:就像1株玫瑰,鮮艷花朵也一定會有刺。接受民意的監督與鞭策,會讓花的鮮艷,不但看得到,還開得更燦爛;刺的傷害則減少或最好不會發生。

  臺“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則在聯誼活動上強調,馬英九當局的大陸政策是正確的,是真正愛護臺灣的路線,所推動的兩岸對話協商、所帶來的各種效益都是臺商可以見證的。

  賴幸媛説,過去一年,兩岸關係以穩健步伐向前邁進,“政府”有魄力、有耐力繼續推動,以協商代替對抗、以和平代替對抗的路線,堅持推動,毫不遲疑。今年五次兩岸兩會領導人商談將協商簽署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賴幸媛還向臺商喊話,希望他們不僅支援簽署ECFA,還希望他們能站出來協助説明這項協議對産業、經濟的好處,成為當局推動ECFA的助力。

  此外,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説,今年上半年兩會將舉行第五次領導人會談,協商議題包括智慧財産權保護與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未來也將就兩岸同胞關心的民生及經濟合作進行協商,完成通商、通郵與通航的“大三通”,為大家創造更多機會與商機。

  針對馬英九22日的談話,有臺協會長表示,這是到目前為止解釋ECFA最清楚、最好的一次。

  廈門臺商協會會長曾欽照説,今年春節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到廈門看望臺商,也提到希望儘早與臺灣簽署ECFA,讓兩岸人民互利互惠。希望政府能儘快排除臺灣這邊的障礙。他也認為,從馬英九今天談話和經濟部門的資料來看,兩岸簽署ECFA的時機已成熟,

  上海臺商協會會長李茂盛則準備把馬英九今天的講話印出來,發給臺商朋友參考。

  臺企聯總會長張漢文説,馬英九這次對ECFA的解釋,是近來講得最清楚的。臺商也都建議“經濟部長”施顏祥把他今天的講話印成手冊,發給民眾,尤其是南部的農民,讓他們多了解ECFA。

  廣西桂林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王興祥表示,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對臺灣的外銷肯定有很好的助益,也有助於兩岸展開進一步的經濟合作,非常令人期待,建議政府相關部門能儘快促成,早日完成兩岸商簽ECFA,造福兩岸同胞。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