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華人企業領袖高峰會在臺北舉行

時間:2010-10-19 10:15   來源:新華網

  第八屆華人企業領袖高峰會18日在臺北舉行。與會學者和企業家表示,希望兩岸抓住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帶來的機會,對人才與資源進行有效整合。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在會上指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大陸和臺灣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中最強大的加工製造業基地。但是,雙方都面臨著關鍵技術開發能力和全球品牌行銷能力依然薄弱的問題。

  他表示,兩岸業者目前的共識就是雙方産業都亟待升級。“兩岸産業若要在金融危機後的重整過程脫穎而出,關鍵在於實現兩岸産業間的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

  他建議,兩岸通過優勢互補和共同努力,著力開發原創性的關鍵技術,創造更多世界級品牌,力爭在若干戰略性新興産業中佔有一席之地。同時,加強利用民間通道進行産業合作和技術合作。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巫和懋表示,ECFA時代與後金融危機時代重合,兩岸經濟融合會以非常快的速度進行。“兩岸發展比較優勢不同,最後也會形成不同的分工,對此雙方都要有所準備。”

  他認為,與大陸對臺灣的了解相比,臺灣對大陸的了解還遠遠不夠,希望臺灣方面加深對大陸的了解,“不了解就很難對資源和人才進行整合”。

  來自大陸的萬通集團董事局主席馮侖説:“ECFA簽署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有關臺灣的項目和機會的資訊大幅增加,同時,大陸企業對臺灣也更加關心。”

  但馮侖也表示,目前兩岸經貿往來還存在法律上制約多、大陸商務人員往來臺灣不便以及市場管理方面需要磨合等問題。“從不動産的角度來講,大陸公司目前在臺灣不能買地,投資上限又不能超過30%,致使很多項目會因此而流産”。

  臺灣冠德集團董事長馬玉山表示,大陸現在強調對經濟和産業發展方式以及城鄉差距的調整。兩岸的發展願景是一致的。“臺灣在品牌行銷、創新和服務方面都有一定優勢,兩岸可以發揮各自優勢,産生互補”。

  華人企業領袖高峰會由臺灣《遠見》雜誌主辦。據了解,高峰會自創辦後的前五屆都是在上海舉辦的,2008年後開始移師臺北舉辦。(記者 郭麗琨 張勇)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