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最新動態
兩岸金融交流
分析評論
相關政策
字號:
臺金融業欲加速登陸"抄底"

  時間:2011-08-05 09:23    來源:東南網     
 
 

  大陸金融股的低谷,正是臺灣金融業的機會。4日下午,臺北舉辦了“兩岸三地經濟新變數”的論壇,大陸知名經濟學家胡祖六作了主題演講,臺灣參與研討的嘉賓有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勝正、“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臺大經濟係教授林建甫、《今週刊》發行人謝金河等。

  論壇對於大陸股市連番下挫帶來的臺灣金融業機會予以關注。他們認為,這是加快臺灣金融業登陸腳步的很好時機,不僅幫助臺業者拓寬市場和利潤空間,也能以臺金融業累積多年的技術、管理,幫助大陸金融業完善治理。

  市場對大陸金融股出現非理性恐慌

  昨日,林建甫教授把大陸的多只銀行股、券商股、保險股的價格列數了一遍,結論是全部跌得慘不忍睹,建議臺灣當局應儘快加速鬆綁金融業登陸,因為這是絕佳的“抄底”時機。

  大陸春華資本創始人、經濟學家胡祖六認為,當前大陸正在緊縮銀根,金融股、地産股首當其衝,可是大陸經濟基本面還是健康的,經濟過熱踩剎車即可,大陸經濟不可能發生 “硬著陸”,所以市場對於大陸以銀行股為代表的金融股過度悲觀,出現了非理性恐慌。

  胡祖六舉例説,全球前十大銀行中,大陸佔4席;前十大保險公司中,大陸佔3席;中國工商銀行仍然是世界最賺錢的銀行,臺灣業者此時進入,正值“股價低地”,能以低價格取得未來高回報。

  臺金融業看好大陸市場、利潤

  林建甫教授説,臺灣銀行業的存貸利差約1個百分點,而大陸銀行約有3個百分點,雖然在通脹壓力之下,大陸銀行不斷加息,但是存、貸利息同時增加,利差並未縮小,反而還有擴大的空間。另外,大陸銀行還有一大堆收費項目,也是它們高盈利的一個來源。

  龐大的大陸市場,更是臺金融業者看好的利多。林建甫介紹,臺商至今在大陸上市的還廖廖無幾,也鮮有做得很大的,重要原因是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支援,這是將來臺金融業登陸後的重要利基,也是臺金融業壯大的重要切入點。

  同屬“淺碟股市”,臺灣經驗可助大陸

  儘管目前大陸股市市值有5萬億美元,佔全球股市市值12%,但是經常暴漲暴跌,林建甫分析,這是因為大陸的流通股太少,總體上還是“淺碟股市”,而臺灣也是淺碟股市,因為開設時間長,有著較豐富的治理經驗,可以幫助完善大陸股市。

  他感嘆説,臺灣銀行業有很好的測試技術和管理經驗,苦於困在小小市場裏,長期待在“加護病房”,一直做不大。林建甫建議,大陸應該加大對臺金融業的開放,以協助大陸業者練兵,完善銀行的壓力測試。

  臺灣消費金融發達,“殺手锏”多

  臺金融業登陸,何以立足?大陸金融業實力雄厚,臺金融業個頭矮小,就像兩個拳擊手,不在同一重量級別。這就要求臺業者應該拿出“殺手锏”佔據屬於自己的領地。

  吳中書院長稱,臺灣以信用卡為標誌的消費金融非常發達,服務十分細緻的保險業,以及對中小企業的融資,都很有競爭力,這些對大陸金融市場也是很好的補充。

  吳院長説,按産業來説,大陸服務業只佔到GDP的43%;按消費比來説,大陸民間消費只佔到GDP的35%,這離發達國家兩項指標均達70%的水準,還有相當一段距離。因此,大陸必定會大力發展消費金融,以及以服務業為主的中小企業,這為臺業者提供了無限的想像空間。(《海峽導報》 駐臺記者 蘭文)

 
編輯:王思羽    
 
相關新聞
臺媒:大陸工資及個稅調節助臺灣食品暢銷大陸       把握大陸消費概念股行情 專家指點龍年策略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