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金融最新動態
兩岸金融交流
分析評論
相關政策
字號:
臺灣壽險龍頭為何落子福建:兩大因素讓人動心

  時間:2007-07-12 10:43    來源:     
 
 

 

    2005年2月,作為臺灣壽險業龍頭的臺灣國泰人壽首次進駐上海,與大陸三大航空集團之一的東方航空公司聯合組建國泰人壽公司,雙方註冊資本8億元人民幣,出資比例各佔50%,由此成立了第一家海峽兩岸合資壽險公司。

    隨後兩年,國泰人壽江蘇、浙江分公司也獲准成立,其“立足大上海、輻射長三角”的第一階段戰略佈局漸現端倪。今年初以來,國泰人壽籌備福建分公司的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國泰人壽完成在“長三角”的第一階段佈局後,福建是其發展成為全國性保險公司的第一步。

    兩大因素吸引國泰

    在國泰人壽接下來的長遠規劃中,大陸的50個城市,將會有18個被納入國泰人壽的“保單”,並以每年兩家的速度迅速擴張。然而,從“長三角”突圍後的第一站為何選擇了福建?國泰人壽福建分公司籌備負責人蔡秉傑表示,這主要是看中閩臺間的“五緣”優勢和保險市場仍處於初級階段。

    蔡秉傑稱,福建正在進行海西建設,為臺資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閩臺兩地歷史和人文傳統聯繫最為密切,這對於國泰壽險理念的溝通和推廣具有明顯的優勢。並且,福建與臺灣在經貿、人員等方面交流往來頻繁。另外,福建是臺商投資密集區之一,這些都是讓國泰人壽“心動”的原因所在。

    “上海目前的競爭主體有26家,在北京也有超過30家。而福建除了大陸本土壽險公司外,目前只有極少數外資保險企業。”蔡秉傑認為福建保險市場相對而言仍處於初級階段,規避激烈的競爭,不僅可以減少企業成本,也大大增加了開拓市場的機會。國泰人壽將在福建全面開展其個險、團險和銀行保險三大主要業務。

    共同做大保險“蛋糕”

    對於新來的外資,大都會被冠以“狼來了”的表述。但蔡秉傑認為,國泰人壽的進入並不會瓜分已有的市場份額,相反,這條“鯰魚”還會提升整個福建壽險業的經營水準,為大家贏來更多的“飯碗”。

    蔡秉傑表示,福建保險市場的競爭,遠遠低於上海、北京。北京每人平均購買保險的費用約為每年2096元,佔每人平均總收入的4.46%,而福州這兩項指標分別只有349元和1.66%。相對於福建的經濟發展水準,可以開發的市場空間非常巨大。“如何提升整個行業的素質和水準,共同把這塊‘蛋糕’做大,應當是大家的共識。”蔡秉傑説。

    將於年底前開業的國泰人壽,目前正在進行公司選址和人員招聘。蔡秉傑表示,福、廈、漳、泉將是其發展的重點,並將在福建推出20余種保險服務。蔡秉傑還表示,“兩岸統一的理賠”模式,將會為在閩臺商臺胞帶來更多便利;而針對大陸人口老齡化趨勢,“長期護理健康保險”的推出,也將填補大陸保險市場的一個空白。

    利用獨特的自身優勢,另辟蹊徑開發新品種,蔡秉傑更強調與同行合作大於競爭的理念。

    兩岸攜手應對挑戰

    對於歐美日等保險巨頭搶灘大陸的局面,蔡秉傑認為,只有兩岸保險行業攜手合作,提升競爭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蔡秉傑認為,島內保險業的一些經驗可供大陸同行借鑒。比如大陸本土保險公司大都實行代理制,隨著代理人的流動,經常會造成一些“孤兒保單”,不利於維護投保人的利益。國泰則推行員工制和代理制相結合的形式,降低了因代理人變動對投保人利益的影響。另外,針對大陸客戶近年來比較青睞儲蓄型保單的趨勢,蔡秉傑表示,國泰人壽將更多的推廣“回歸保險本質”的理念。

    “大陸的經濟發展很快,保險業的市場和環境都非常好。”蔡秉傑表示,據他了解,目前大陸每人平均只有0.4張保單(臺灣每人平均兩張保單),發展空間十分廣闊,所以兩岸保險業界應當攜手合作,共同規範行業秩序,保持良性競爭,共同應對外資保險巨頭的挑戰。(記者 朱力南)

    資料連結>>>

    臺灣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島內第一家民營保險公司,是臺灣總資産最大的保險公司,位列全球股份制壽險公司第14位,其壽險市場佔有率為島內第一。目前在臺灣2300萬人口中,平均每三個人就有一個是國泰人壽的保戶。

    來源:福建日報  

編輯:芳翼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