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金融最新動態
兩岸金融交流
分析評論
相關政策
字號:
時機成熟 富邦金控欲曲線入股廈門城商行

  時間:2008-03-14 13:49    來源:國際金融報     
 
 

  臺資銀行通過其境外分支機構參股大陸銀行日前獲得批准,但限制條件是銀行總資産超過60億美元、持股上限不超過20%。據悉,有望拔得頭籌的是中國臺灣第五大金融控股集團富邦金控。市場消息稱,富邦金控計劃年內通過持股75%的香港富邦銀行參股廈門城市商業銀行,持股比率為20%。

  辦事處業務受限

  2002年,央行批准臺灣世華聯合銀行設立上海代表處,彰化銀行設立昆山代表處。成為當時內地銀行業關注的熱門話題。

  據了解,臺資銀行進入大陸主要是以臺商為服務對象,從事金融諮詢、市場調查、業務聯絡等非盈利性活動。“辦事處在法律上沒有業務經營許可權,就性質而言只是聯絡點。這使它們本身的業務發展受到很大限制。”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説。

  依據央行規定,臺資銀行大陸代表處在滿2年之後,經審核可升格為分行並從事商業運營。對此,奚君羊表示,“目前,大陸方面政策比較寬鬆,但臺方仍有嚴格限制,臺資銀行無法在大陸立地開展業務,且暫時沒有意向上的鬆動,所以,升格為分行無法實現。這也是臺資銀行選擇曲線入股的最主要原因。”

  記者了解到,此次參股銀行除富邦金控外,還有39家臺灣本地銀行及15家金融控股公司。“富邦金控在臺規模較大,這類大型金融機構對市場容量要求也大,它必須擴展新的空間。而對那些在本土被外資銀行擠壓,‘逼上大陸’的臺資銀行來説,通過曲線方式進駐大陸市場,不失為很好的選擇。它們一方面可以積累經驗,與大陸監管部門建立良好關係,另一方面則等待臺方政策上的鬆動。”

  曲線入股時機成熟

  事實上,近年來兩岸金融交流進展緩慢。奚君羊認為,臺資銀行選擇這個時間點曲線入股主要出於多方面的考慮,“第一,目前臺灣金融市場發展滯後,而大陸年年增速驚人,所以,向外發展肯定是臺資機構發展戰略的重要部分。第二,曲線入股需要一個較長的觀察過程,因為不同於建立獨立的業務性機構,曲線入股的銀行很難將決策納入自己的控制範疇,所以需要多重因素的考量。”奚君羊提到的因素有:機構與參股“橋梁”機構之間的關係、股權能否順利獲取、獲取的成本價格,以及退出渠道是否暢通等。此外,他還補充道:“外資銀行在大陸參股也提供了很好的示範,參股結果總體上呈現出的雙贏局面給了臺資銀行信心。”

  此次政策開閘還強化了香港仲介人的角色,據香港金管局人士表示,這是因為通過香港分行進入內地,會為臺資機構帶來更緊密經貿關係(CEPA)所提供的優惠。

  除同意海外子銀行參股大陸銀行外,臺灣還將開放臺灣銀行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及海外分支機構,可辦理大陸地區境內交易所産生的應收賬款收買業務,並可以將其辦理授信業務對象擴大到第三地區法人,及大陸地區分支機構。

  對於臺資銀行在大陸的發展前景,奚君羊有著總體樂觀的評價:“雖然間接參股在經營管理和股權份額上受到的限制仍然較大,但臺資銀行還是可以部分分享大陸市場的發展成果。”本報記者 衛容之 實習生 勞佳迪 發自上海

 
編輯:張方翼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