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1日,鄭州市經濟適用房項目河南安泰金苑小區,為590名搖號入圍人員進行公開選房。 新華社記者 朱 祥攝
“9070”比例須嚴格落實到具體項目,6月考核各地落實情況
建設部要求,今年所有城市和縣城鎮都要建立廉租住房制度,同時新建住房套型“9070”的結構比例須嚴格落實到具體項目。
昨日,建設部在北京國誼賓館召開了2007年全國建設工作會議。建設部部長汪光燾在會上表示,今年建設系統首要工作目標是,所有城市和縣城鎮都要建立廉租住房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住房困難戶應保盡保。住房供應結構明顯改善。住房公積金繳交率提高5%,資金安全得到保障。
“(這)是穩定住房價格和保持房地産合理投資規模,防止房地産泡沫積累的關鍵。”汪光燾表示。
控制房價過快上漲仍是政府責任
有關部門最新披露的情況顯示,截止到2006年12月20日,全國274個地級以上城市建立並實施了廉租住房制度。
汪光燾透露,將有步驟地將廉租住房制度保障範圍擴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同時,嚴格落實以財政預算為主、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相結合的廉租住房資金籌措機制,確保土地出讓凈收益5%左右用於廉租住房建設。
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2006年12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同比上漲6.3%,漲幅比上月提高0.5個百分點。汪光燾坦承,房地産市場調控儘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突出問題仍未得到根本性解決,包括:商品住房供應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部分城市房價上漲仍然較快;部分地區住房保障制度建設滯後等。
在住房價格仍高位運作的背景下,2007年伊始,國稅總局、國土資源部、建設部、央行等部委先後下發文件,對建設用地審批、土地增值稅徵收和住房交易等作了進一步的規範和管制。
汪光燾在全國建設工作會議上表示,從十多年改革與探索的實踐看,僅靠市場機制無法解決住房領域的社會公平問題。構建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是政府的責任。
全國建設工作會議要求,繼續把控制住房價格過快上漲納入政府工作的目標責任制。堅持實物配租和租金補貼相結合,由政府組織新建一批小套型住房,收購、改造一批舊住房,滿足住房保障需要。改進規範經濟適用住房制度,主要供應低收入家庭,完善購房人退出機制。
“9070”不得有“絲毫折扣”
對於此前的新建住房套型結構比例規定,汪光燾表示,套型建築面積90平方米以下的新建住房面積佔年度住房開發總面積70%以上的結構比例要求不得有“絲毫折扣”。各級城市要把新建住房套型結構比例分解到區域,落實到具體地塊、項目。
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建設部將會同全國房地産市場宏觀調控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於今年一季度,對各地落實住房建設規劃尤其是廉租住房開工建設等情況進行檢查;6月份,對各地新建住房套型結構比例要求的落實情況進行年度考核。
對於住房供應結構的調整,汪光燾提出五個必須:必須堅定不移地調整住房供應結構,實現90平方米以下住房佔70%以上的目標;必須立足於我國人多地少的國情思考住宅建設模式問題;必須扭轉近幾年來90平方米以下套型供應量佔比不足20%的現實狀況;必須考慮大多數群眾實際居住水準和改善住房需求的支付能力;必須制止部分企業追逐自身商業利益,惡意炒作哄抬房價的行為。
建設部數據顯示,截止到去年12月20日,省會以上城市全部完成住房建設規劃編制、公佈和備案;地級以上城市中完成編制的佔92.3%,已公佈的佔68.3%。(孫榮飛)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編輯:芳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