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在商務部機電和科技産業司近日召開的産業聯繫機制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我國出口産品自主品牌所佔的比重目前還不到10%,2007年商務部將大力支援企業自主創新,積極扶持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和自主品牌的産品出口,儘快改變數量型粗放式的貿易格局。
確定41個貿易重點聯繫産業
“我國對外貿易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如品質不佳、效益不高、創新不夠、品牌不多、低價競銷等,實際上是我國産業結構不合理、産業創新能力不強等矛盾的反映。”魏建國認為,任何一個貿易強國必定是産業強國,而一個國家從貿易大國到貿易強國的轉變,首先必須經歷從産業大國向産業強國的轉變。
為此,商務部將把建立産業聯繫機制、加強與産業的聯繫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大力支援企業自主創新,積極扶持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和自主品牌的産品出口,儘快改變數量型粗放式的貿易格局。明年,商務部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將充分聽取産業部門的意見,為産業提供更多的資訊服務。據了解,目前,商務部已確定了汽車、通信、航空、石化、造紙、機床、工程機械、家電、醫藥等41個國民經濟的重要行業,作為重點聯繫産業。
魏建國表示,2007年,商務部將以增強創新能力為目標,統籌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努力擴大消費,尤其是要在轉變增長方式上下功夫,改變數量型粗放式的貿易格局;大力支援企業自主創新,加強出口創新基地的建設,積極扶持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和自主品牌的産品出口,推動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
産業和企業要善於運用貿易救濟規則記者了解到,到目前為止,我國正在商談的自由貿易區已達10個,涉及28個國家和地區,並將與韓國、印度、冰島等國分別啟動自由貿易區談判。隨著對外貿易的快速增長,如何應對貿易摩擦已經成為我國必須認真對待的挑戰性課題。在談到如何應對貿易壁壘時,魏建國認為,企業要充分運用國際貿易的多雙邊合作機制。
魏建國表示,我國不僅參與以世貿組織為代表的多邊貿易體制,還順應區域經濟一體化快速發展的新形勢,加快與有關國家和地區商談自由貿易區建設的步伐。希望各行業協會參與到多雙邊談判和自由貿易區談判中來,為産業和企業爭取最大的利益,解決我國産業和企業在國際合作中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與此同時,由於近年來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魏建國同時指出,在應對貿易摩擦中要充分發揮行業組織和企業的作用,産業和企業要善於運用貿易救濟規則,維護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及自身的合法權益。
來源:中國工業報
編輯:芳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