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蘇明昨日表示,今後我國財政將加大對教育、節能、三農和環保方面的支出,同時,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合並後,企業所得稅優惠將按產業而不是內外資企業來制定實施。他是在“2006中國企業節能與能效高層論壇”上作上述表示的。
明年以及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將繼續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蘇明透露了我國下一步財政政策動向。
蘇明在會上說,我國財政支出領域面臨的問題較多,如支出格局不合理,越位和缺位並存。“教育、節能、環保投入的錢不夠,不該支出的事項很多。”財政支出下一步將加大“三農”投入,包括加大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農業結構調整的投入,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係,建立農業補助的政策體係。另外,要大力加強財政扶持社會保障的力度。2005年,我國用于社保的財政資金約佔財政支出比重的12%,“十一五”末,這個比例要升至15%。“要拓寬城市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醫療保險的面;在農村,要抓養老保險、低保和農村醫療衛生改革。”
改善支出格局
蘇明稱,財政要加強對企業的支持,但要轉變觀念。過去,我國財政主要支持國有企業,新條件下,財政對企業的支持將不區分所有制,即對各類企業都要給予支持,前提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體手段包括政府補助、貼息、稅收優惠和股份投入等。另外,財政支持國企的方向主要是政策性關閉破產(這個政策將到2008年)、支持主輔分離改革等。
他同時指出,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合並後,企業所得稅優惠將按產業而不是內外資企業來制定實施。
符合政策即獲支持
蘇明表示,我國政府正在研究節能財稅政策,以給予節能和替代能源產業必要的支持和傾斜。
他建議,在政府經常性預算中,設立節能支出科目,增加預算對節能的投入;在企業所得稅、增值稅、消費稅和關稅上給予節能企業和節能產品一定的優惠。同時,完善環保方面的稅制,建立礦產資源使用和生態保護機制,提高資源稅稅額標準,並推行礦業稅改革。
日前,財政部已出臺《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根據《辦法》,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將以無償資助和貸款貼息兩種方式,重點扶持發展生物乙醇燃料、生物柴油等石油替代產品。(阮曉琴)
來源:《上海證券報》
編輯:芳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