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跨行查詢收費標準出臺
記者日前從人民銀行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處獲悉,《銀行卡管理條例》草案已經上報到國務院法制辦,目前正在進一步徵求意見中。
現行的《銀行卡管理辦法》已誕生了10年之久,一些條款已顯得滯後。例如,對于信用卡套現問題,《銀行卡管理辦法》顯然監管乏力。
醞釀多年的《銀行卡管理條例》有望在近期出臺。據了解,市民關注的信用卡最高透支額度、對使用信用卡非法套現的處罰、外資銀行發行銀行卡等懸疑,將在新《條例》中給出答案。
據某股份制銀行相關部門人士透露,利用銀行卡套現的交易額已經佔到了該行銀行卡交易額的10%以上。
信用卡非法套現問題已經引起了管理部門的注意,有關信用卡非法套現的量刑標準將在新《條例》中明確。現行的《管理辦法》對這種非法行為沒有具體的量刑規定,不利于有關方面嚴厲打擊,而新《條例》則可能規定套現人將負刑事責任。
但有業內人士表示,套現問題是否需要上升到司法層面進行規范應該進行充分探討。在國外,對于小額度的資金通過POS機進行取現是很正常的事,即使對于大額的蓄意套現行為,也存在著資金量界限很難進行標準劃分、監管成本過高、如何對商戶進行處罰等問題,因此,設立“黑名單”、處以一定罰款等方法也許更為客觀可行。
針對《條例》可能放寬透支額度上限的說法,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制與競爭研究中心主任張昕竹表示,國外的慣例是發卡銀行根據申請人的信用記錄、資產狀況因人而異進行授信,我國應該盡快制定符合當前形勢的新的管理辦法,否則,“信用卡的過度透支會使銀行積累過多的債務風險”。
“其實最大的問題是信用卡濫發,只應享有5萬元信用額度的個人卻握有25萬元甚至40萬元的透支額度,這違背了基本的信貸規律。”某業內專家認為,“國內很多銀行的信用卡發行是外包的,銀行根據發行量給予中介公司發行費,這使中介公司自動降低發行門檻,也就自然帶來了潛在的信貸風險。”
來源:華夏時報
編輯:芳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