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出臺“補充醫保” 住院負擔可降六成

時間:2006-11-27 11:02   來源:

 
  職工為何要整體參保

  本報今天消息 記者馬漢青報道:廣州市補充醫療保險從明年1月1日起實施。300多萬已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住院保險的參保人,每人每月只需再繳納14.1元,其住院個人負擔將可大幅下降2/3左右。所有已參加廣州醫保的退休人員,可免繳費,直接享受。

  “新出臺的補充醫療保險政策,為什麼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個人參保,而單位職工卻必須以整體形式參保?假如一個上千人的單位,有10個人死活不肯參保,豈不是其他人都沒戲?”今早,不少市民來電詢問。對此,有關專家解釋,要求單位職工以整體形式參保,主要是防止某些單位只為老弱病殘參保、不為青壯年員工參保的“道德風險”。“補充醫保”必須由用人單位或靈活就業人員個人根據自身經濟承受能力自願參加。假如確有某些職工拒絕,按照規定,由用人單位決定是否參加補充醫療保險,單位可根據自身經濟承受能力,並通過召開職工代表大會,討論是否參加、如何繳費等問題。

  今早,還有市民問:“個人自付部分超過2000元以上”可享受“補充醫保”,這2000元是每次住院都要重新計算,還是一年累計?專家強調,在一個社保年度內,住院時屬于醫保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以下所對應的個人自付醫療費用,累計2000元以上的部分,都可由“補充醫保”支付70%。這一門檻是很低的。目前在職參保人到三甲大醫院住院,起付線就是2000元,一個社保年度內只要住一次院,就基本享受到實惠了,以後住院的自付部分,都可直接享受“補充醫保”。

  有市民問,單位可建“門診醫療補助制度”,是否意味著門診也可報銷了?專家說,此次出臺的“補充醫保”仍是不針對一般門診的,“門診醫療補助制度”確有利于減輕單位職工及退休人員的門診負擔,但其前提,也是由用人單位根據其經濟承受能力決定的,並不強制。

  還有市民說:現在基本醫保負擔仍較重,而在職人員最快要明年3月份才可享受補充醫保,是否有病也要“等一等”?專家說,目前基本醫保在制度設計上是立足“保大病”的,病越大、費用越高受益反而越明顯。同時,不要“不管大病小病,有病就直奔三甲醫病”,也不失為降低負擔的好辦法。 
 
來源:《羊城晚報》

編輯:芳翼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