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産品污染防治推薦標準出臺 涉及IT全線産品

時間:2006-11-20 11:09   來源:

 
    昨日(11月16日),信産部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所長王立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電子資訊産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實施的三個重要配套行業標準已公佈,將於明年3月1日正式施行。標準涉及電腦、手機、DC、DV等IT全線産品。”

    記者登錄信産部官方網站了解到,該管理辦法中涉及的三個重要配套行業標準為:《電子資訊産品中有毒有害物質的限量要求》、《電子資訊産品污染控制標誌要求》及《電子資訊産品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檢測方法》。該《管理辦法》明確了我國電子資訊産品污染控制將採取分步施行的方式推進。三個標準的標準號分別為:SJ/T 11363-2006、SJ/T 11364-2006及SJ/T 11365-2006。

    王立建告訴記者,凡是標準號抬頭SJ後只有“/”的就是強制實施標準,而SJ之後跟有“/T”的即為非強制性的推薦標準,T即漢字推(TUI)的中文拼音聲母。並表示:“雖然該標準並非強制標準,但是,自11月6日頒布以來,已得到眾多電子企業積極支援的回應。”

    明年正式施行時,根據其中的《電子資訊産品污染控制標誌要求》,生産電子資訊産品的企業,如果生産的産品是投放中國市場,則需要對産品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質或元素的名稱、成分,環保使用期限和可否回收利用的情況進行“自我聲明”。也就是説,今後包括:手機、筆電、臺式機、家電、DC、DV、MP3、MP4、列印機等在內的電子産品,凡在中國境內銷售的電子産品均需要按標準要求,標注電子資訊産品污染防治標誌。此外,電子資訊産品還應該按規定,標注出産品中是否含有有毒物質或元素,都應在産品的顯著位置粘貼説明性標誌,並應在説明書中按照標準要求提供所含有毒物質的名稱和含量。

    王立建最後説道:“企業們在表示積極支援的同時,也面臨著兩點現實問題。一是現有産品庫存的消化;二是加貼標誌對生産成本的增加。”儘管這一成本作為標準的制定部門標準化研究所並未進行匡算,但是,預計帶來的成本增加額度甚微。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

編輯:芳翼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