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物價上漲過快,人們就會想到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收緊銀根。但從我國的情況來看,治理通貨膨脹不能局限于收緊銀根,而應著力解決更帶有根本性的問題。我國目前的物價上漲,有流動性過剩的影響,但更為根本的是農産品的有效供給不足,農業成了經濟發展中的短板。物價上漲是“看不見的手”對農産品供給不足的反應。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農産品有效供給不足呢?首先,在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的衝動之下,人們自覺不自覺地忽視了農業。各地上了很多項目,但這些項目大都是工業項目,較少有農業項目——因為工業項目對GDP的貢獻大。其次,對城市化存在誤解。真正的城市化是以農業生産效率的提高為前提、有産業支援的城市化。農業勞動生産率的提高是形成剩餘勞動力的前提,歷史上的社會大分工在一定意義上説就是轉移剩餘勞動力的過程,但其前提是勞動生産率的提高。如果農業的技術含量和勞動生産率沒有提高,那就是舒爾茨所講的傳統農業中有效率的貧困,即農民在生産中已經充分考慮了各種生産要素的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任何生産要素的流失都會影響到農業本身的發展。改變這種局面的途徑是改造傳統農業、發展現代農業。而被誤解了的城市化是圈地式的城市化,並在農業勞動生産率沒有多少提高的情況下轉移了大量的農業勞動力,而且大都是青壯年勞動力。現在的情況是有農民工二代,沒有農民二代。農民二代是種地的,也願意種地;而農民工二代根本不會種地,也不打算種地。結果,不少農村呈現出一幅“老年農耕圖”。另外,還存在大量農業用地流失問題。北京原來二環路之外就有菜地,現在四環路附近菜地都很少了。全國各大城市的情況基本如此。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在農業技術條件沒有太大變化的情況下,財富“之父”、“之母”都流失了,農産品的供給不減少、價格不上漲才怪呢!當更多的貨幣追求更少的産品的時候,價格必然上漲。最後,比較利益的驅使。一旦農民進城打工的收入明顯高於種地,就沒有人再願意種地了。這也使得種地的勞動力成本上升了。
在這種情況下,收緊銀根雖然減少了流動性,但並不能增加農産品供給。發生通貨膨脹以後,人們在實際收入減少的情況下,可以節約其他開支,但必須保證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被減少了的收入更多地流向基本生存資料,流向農産品,即使收緊銀根,農産品價格依然會高企。經濟學家吉芬發現在危機或通貨膨脹時,對麵包(基本生活資料)的需求隨著麵包價格的上漲而增加。這一現象又被經濟學概括為“窮人産品”,即在經濟發展、收入看好的情況下,人們可以對相對意義上的奢侈品有更多的需求;當預期收入減少時,對奢侈品的需求就會減少,以保證基本需求。所以,收緊銀根對降低農産品價格的作用是有限的。
還應當看到,農業生産有其特殊性,並非只要重視馬上就可以增加有效供給。經濟學的蛛網定理揭示了農産品的如下特點:需要一定的生産週期,從開始生産到上市有一定的時滯;生産規模在生産過程完成之前不能任意改變;本期的産品價格取決於本期的産量,而本期的産量取決於上期的産品價格;産品不易儲存。這樣,農産品價格的上漲可以誘使人們更多生産,但當所有人都根據現在的價格擴大生産的時候,就可能使得下一期的産量過多,以致價格下降,導致下一期的生産減少。農業的這一特性決定了農業生産必須有政府支援,必須有長期規劃和戰略。
可見,解決目前物價上漲問題的根本出路,是增加農産品有效供給。同時應認識到,傳統農業是難以支撐龐大的現代化事業的。增加農産品有效供給的短期辦法可以是實施補貼措施,並積極改善流通,降低流通費用;長期辦法則是從戰略上重視農業,積極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