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我國需要減少稅收優惠和豁免

時間:2011-06-14 10:4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財政部日前公佈的我國公共財政收入數據顯示,今年5月,我國財政收入再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達到10612.26億元,比去年同月增加2694.6億元,增長34%。這也是今年1月和4月之後,我國財政收入第三次突破萬億元大關。

  各主要收入均增長較快

  財政部數字顯示,在今年5月的全國財政收入中,中央本級收入6186.38億元,同比增長30.3%;地方本級收入4425.88億元,同比增長39.7%。

  從具體項目看,5月份各主要收入項目均有較大幅度的增加。其中企業所得稅增幅最大,同比增長54.2%;個人所得稅增幅排名第二,同比增長33.4%;此外,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也大幅增長了28.8%。

  1—5月累計,全國財政收入46820.0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349.67億元,增長32%。其中,中央本級收入24459.11億元,同比增長29.7%;地方本級收入22360.95億元,同比增長34.6%。財政收入中的稅收收入41896.23億元,同比增長30.8%;非稅收入4923.83億元,同比增長43.1%。

  財政收入增長較快的原因

  財政部公告分析,今年5月財政收入增幅較高,除受經濟增長和價格上漲帶動外,主要是由於5月份為匯算清繳企業所得稅集中入庫期,因上年企業效益較好,相應帶動今年5月份匯算清繳的上年企業所得稅入庫增加。此外,5月份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達到1173.04億元,同比增長28.8%,財政部公報分析,這主要是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動進口額增加等因素影響所致。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認為,財政收入增長較快的原因除了經濟增長、通貨膨脹、稅收漏洞堵塞有成效外,進口的高增長也帶動進口稅收入水漲船高。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王朝才表示,財政收入的增長和經濟增長的情況差不多,一般也是上半年增長比較快,下半年會放緩。因為春節後稅收結賬比較多,消費也比較多。

  據財政部公告分析,受年初進口大幅增長以及部分上年末收入在今年初集中入庫等因素影響,1—2月全國財政收入增長36%,3、4月份全國財政收入增幅分別回落至26.7%、27.2%,5月份扣除匯算清繳集中入庫企業所得稅較多特殊因素後,全國財政收入增長25%左右。預計今年後幾個月全國財政收入增幅還會有所回落。

  不能盲目追求減稅

  有觀點認為,我國目前的個稅和企業所得稅過高,影響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不利於擴大內需。對此,王朝才表示,就2010年來説,全國個人所得稅4837億元,佔財政收入比重僅為5.8%,這個比重不算大。

  梅新育認為,經過分稅制改革、成功完成財政重建、並在東亞金融危機和次貸危機兩大危機中脫穎而出後,中國已經是全世界經濟大國中財政最健康的國家,目前財稅水準之所以成為問題,重要原因是稅收優惠和豁免太多,結果導致稅收負擔過多地落在普通消費者身上。所以,我們需要減少稅收優惠和豁免,在此基礎上才能談減稅。無論如何討論稅收水準調整,我們不能損害國家的財政動員能力。因為國家財政是國家動員能力基礎,不管是維持宏觀經濟穩定,還是提供社會公共産品,都需要強大財政能力支援。在收入分配失衡嚴重、社會保障欠賬較多的情況下,全社會都強烈呼籲增加社會保障,此時盲目追求減稅,只能是加劇收入分配失衡,惡化財政,進而損害國家宏觀經濟的穩定性。
編輯:王思羽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