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專家:中國不會出現惡性通脹

時間:2010-12-14 10:50   來源:上海證券報

  昨日,在上海舉行的“2010中國經濟論壇:面臨轉折的中國經濟”上,多位專家把脈中國經濟,普遍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樊綱、國家資訊中心預測部主任范劍平均指出,中國不會出現惡性通貨膨脹趨勢。

  不會出現惡性通脹

  樊綱表示,儘管11月份中國CPI漲幅較大,但中國經濟並沒有出現惡性通脹和全面過熱的趨勢。不過,控制流動性過剩依然有必要。

  美國已經啟動的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備受全球關注,對此,樊綱認為,從絕對的量上來説,美國“二次量化”的6000億美元規模並不算多,流到其他國家的錢也會相對有限,但其帶來的心理預期上的影響卻非常明顯。比如對美元持續貶值的預期。儘管近期歐債危機等因素導致作為避險資産的美元出現反彈,但美元長期走貶的趨勢已經形成。美元貶值帶來的結果是,其他貨幣面臨的升值壓力增大,同時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給中國等其他國家帶來輸入型通脹的風險。

  中國最近公佈的CPI增幅達到5.1%,樊綱對此數據也表示有些“驚訝”。不過他指出,中國經濟並沒有出現全面過熱的趨勢,尤其是相比金融危機前的那幾年“加速增長”時期。他認為,不管是從國內還是國際環境看,中國經濟當前不具備加速增長的條件。他預計明年的增長可能在8%至9%,較今年進一步放緩;而且,當前的通脹仍遠低於幾年前高達6%至8%的水準。鋻於此,他認為,中國還看不到出現惡性通脹的趨勢。

  但中國的確存在流動性過剩的問題,樊綱認為,這主要因為去年政策太過寬鬆,同時今年的貿易順差有所增大,資本流入加大、加快。

  流動性調控或以數量型工具為主

  在政策應對方面,樊綱認為,首先,由於經濟不會全面過熱,所以不需要全面緊縮,但是需要針對流動性過剩加以控制。就具體方式而言,他表示,從過去幾年的經驗看,即便是在2006年至2008年通脹較高的時期,調控手段仍是以數量型工具為主,他對會否加息持謹慎看法。一方面,加息還需考慮到國際利率環境,需要考慮匯率因素;另外,加息對於流動性調整的精確程度也更加難以把握。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