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求:資本市場是經濟發展核動力

時間:2010-09-06 10:58   來源:證券日報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昨日表示,資本市場是經濟發展的核動力,推動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

  吳曉求是在由騰訊財經主辦的“資本市場20年20人論壇”做上述表示的。吳曉求説,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核動力,我們這麼龐大的經濟體是發展不起來的。資本市場作為一個強有力的發動機,推動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吳曉求認為,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是下一步最重要的戰略。

  吳曉求還表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20年中,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六點貢獻。

  第一,資本市場作為一個強有力的發動機,推動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如果沒有資本市場的發展,很多今天看起來很成功的企業可能會破産、倒閉。

  第二,推動了社會財富迅速成長。以資本市場為基礎的現代金融體系推動了最近20年財富的迅速成長,這其中最主要的表現是金融資産增長速度非常快。而財富的增長也使得中國經濟的增長有了無窮的動力。將來中國經濟的增長還必須要利用民間資本、民間財富,才有可能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

  第三,推動了國有企業轉型,甚至也推動了非國有企業轉型。資本市場幫助企業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這種制度是有約束的,是有成本意識和回報意識的,這樣就極大地推動了中國企業的轉型。現在我們的企業能躋身於全球十強,也是得益於資本市場的發展。它極大地發現了中國企業的價值,使它的價值成倍的增長,同時也擴展了這些企業的責任意識和規範意識。

  第四,改變了中國傳統金融體系。中國金融體系在20年前非常落後,而現在開始具備了現代金融體系框架、要素。最重要的是它改善了商業銀行的經營狀況,使商業銀行走向了現代化制度。中國經濟之所以在這次金融危機中率先復蘇,一個非常的重要原因是中國有一個比較健康的、效率比較高的商業銀行體系,而這都是得益於資本市場。

  第五,培育了中國投資者的金融意識。資本市場使得我們的投資者非常關心國家大事,非常關心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化,也非常關心産業的變化,同時還能夠讀懂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這些都極大地提高了國民的素質,對未來的中國意義很大。

  第六,給全社會提供了多樣化的、可以自主選擇的資産。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