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提薪 政府與企業要各盡其責

時間:2010-07-22 13:03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一直在聚光燈下若隱若現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至今仍未露出真容。在此次徵求意見稿中,與“控高”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提低”的訴求極為迫切,且力度強大。工資倍增計劃或將寫入規劃。而微利經營的小企業對強制性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往往難以招架。全國工商聯建議通過稅收等手段,由政府對中小企業實行一定程度的“讓利”,例如對其減稅減費,讓中小企業有能力騰挪出為員工加薪的空間。(《財經國家週刊》7月20日)

  近段時間,有關收入分配改革特別是漲工資的話題被密集提及,不僅全國工商聯在積極建言獻策,全國人大財經委、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社部、全國總工會等部門也就此展開了調研。還有消息説,人社部正在醞釀出臺《工資條例》。儘快出臺政策措施,在“控高”的同時做好“提低”工作,理順收入分配關係,扭轉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持續下降的尷尬局面,勢在必行。

  與全國工商聯的建議類似,全國人大財經委與人社部提出過“化稅為薪”的建議,探索稅收優惠等措施在內的新思路:對提高工資有困難的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來促進實現員工工資的正常增長。即政府把一部分稅收讓渡給企業用於給職工漲工資。

  在我看來,部分企業工資水準不僅滯後於經濟發展速度,也滯後於物價水準與稅收負擔,確實應該增加。通過給中小企業減稅,讓中小企業有能力為員工加薪,不僅有利於企業産業升級,擺脫難以招架的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的困擾,緩解“用工荒”,也有利於調節收入分配,扭轉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持續下降的局面,消解民眾的物價焦慮感,這可謂適逢其時。

  美國汽車大王福特上世紀初對工資問題有過一段經典論述:“再沒有比工資更重要的問題了,因為這個國家的大多數人都是靠工資生活的,他們生活水準的提高決定著這個國家的繁榮。”其實,福特的話在今天仍有現實意義。借減稅助推企業漲工資,實際上體現了政府的公共責任。

  來自國家稅務總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全國稅收收入延續了去年四季度的增長勢頭,完成2628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3.2%,增收6545億元。稅收增長速度不僅高過工資增速,也高於GDP增速。稅收增加意味著國庫更加充盈,當然是好事。但是稅收增長過快也意味著納稅人經濟負擔的增加。因此,在國家稅收大幅增長的前提下,政府出臺一些減稅措施讓利於民,既有可行性也有必要性。而減輕企業稅負,有利於中小企業、困難企業擴大利潤空間,為職工漲工資提供動力支援,也有利於中小企業、困難企業降低創業成本,創造發展機遇,提高競爭力。

  換個角度講,減稅助推企業漲工資的建議雖好,但是如何把減稅漲工資落到實處,給低收入職工帶來實惠,是一個具有技術含量的話題。一方面,相關部門在採納減稅建議時,要把握公平導向,陽光操作,把減稅實惠送給真正需要幫助的微利中小企業、困難企業與部分競爭性企業,避免壟斷行業與富裕企業搭減稅便車,甚至趁機偷稅漏稅。另一方面,相關部門要完善制度設計,與享受減稅待遇的企業約法三章,督促這些企業嚴格遵守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工會組織要積極促成工資協商制度,增加職工談判話語權,讓最低工資5年倍增計劃由願景變成現實。(知見)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