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只會損害美國經濟而非幫助

時間:2010-05-18 10:20   來源:新華網

林毅夫

  據美國世界新聞網16日消息,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高級副總裁林毅夫15日在芝加哥大學舉行的“中國和世界經濟的未來”論壇中指出,如果中國讓人民幣升值,實際上只會傷害而不是幫助美國經濟。

  林毅夫表示,有些人聲稱中國有意低估人民幣價值,損害了美國經濟,這種説法是錯誤的。他承認,如果中國停止賣出人民幣、買進外國貨幣,中國出口的産品就會漲價。但林毅夫説,中國出口美國的大多數産品,是美國製造業多年前停止生産的勞力密集産品,美國只有兩種選擇,即或者進口其他國家的産品,或者進口中國産品。

  林毅夫還説,無論哪種選擇,對美國消費者來説,這些産品都會漲價,從而使美國消費者支出上升,就業機會減少。 許多經濟學家,包括世界銀行的姊妹機構“國際貨幣基金”(IMF)的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應該重估人民幣幣值以減少外匯儲備。中國也需要採取促進國內消費的政策,例如改善醫療和其他社會安全網的服務,以便使中國的家庭減少儲蓄,增加消費。

  多年來,經濟學家一直警告,中國的鉅額外匯儲備和美國等其他國家的鉅額赤字,威脅世界經濟的穩定。

  林毅夫指出,他並不擔心預期今年會以兩位數成長的中國經濟有過熱的危險,“中國政府常常開會觀察宏觀經濟的各種訊號,以往我們看到中國政府在進行細微調整方面做得不錯”。

  林毅夫15日接受記者訪問時,針對兩岸落實經濟合作協議(ECFA)後的利多表示,兩岸經濟發展互補性很強,臺灣在資訊、計算器(電腦)、機械製造等方面水準較高,大陸相對有較多勞動力密集的産業,雙方如進一步緊密結合,非常明顯地會互蒙其利。他認為,如果兩岸經貿有更好的合作發展,不僅有利於臺灣、大陸,對中華民族復興及世界經濟都有利。(環球網記者李宗澤)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