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漲價 只針對中國的狠招兒

時間:2010-04-06 13:37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製造、加工業大國,中國的鋼材價格又開始上漲了,而鋼材價格上漲,是不是會推動所有商品價格上漲?

  當然。因為中國是一個鋼鐵依賴度極高的發展中國家,也是鐵礦石漲價受害最深的國家。

  3月29日的新聞説,日本正在與巴西淡水河谷進行鐵礦石談判,日本可能會接受鐵礦石100%的漲價;3月30日又有新聞説,亞洲許多國家已經放棄了“長協價”,而改用季度甚至更短的價格協議。這樣的情況都將給中國的鐵礦石談判埋下巨大禍殃。

  必須清楚地看到,鐵礦石價格大漲不僅威脅中國鋼鐵業的生存,而且將使中國的通脹不可避免。更要命的是,如果央行以輸入型通脹(或成本推動型通脹)為由加息或拼命緊縮貨幣,那中國經濟勢必將萬劫不復。

  原因很簡單,用加息的方式抑制輸入型通脹,不僅無效,反而會使企業遭受原材料成本和財務成本同時大漲的雙重壓力;如果企業受不了,裁員減産,那不僅會導致中國增長不保,失業大幅增加,而且很有可能使整個社會穩定陷入惡性迴圈。

  有人問:鋼材價格對中國至關重要,難道對發達國家就不重要?他們需要的鋼鐵製品不是還得從中國進口嗎?中國鋼材價格上漲,難道不會使他們也出現輸入型通脹?

  問得好。如果中國的鋼鐵業集中度非常高,定價能力非常強,鋼材價格上漲當然會引發出口製成品價格上漲,但不幸的是,中國鋼鐵行業競爭過度,幾乎沒有出口定價能力。退一步説,就算中國出口價格能有一點上漲,對發達國家的物價也有一定的不利影響,但相比之下,對中國自身經濟的摧毀程度將遠遠大於發達國家。

  要知道,美國執行的是“全球性經濟戰略”。在這樣一個戰略之下,美國只要“比較優勢”,而並不十分在乎某個問題是否“利己”,只要對你的壞遠遠大過對我的壞,能強化我的“比較優勢”,那這件事對美國就是有意義的。目前在大宗商品價格的問題上就是這樣,抑制石油價格、抬高鐵礦石價格正是發達國家抑制中國經濟發展最狠的招數。

  那麼,日本為什麼不怕鐵礦石漲價?其實經過40年的努力,日本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鐵礦石資源擁有者。它可以用鐵礦石的投資收益補貼鋼鐵公司,這不僅確保了日本鋼材無論是品質還是價格在國際市場擁有絕對競爭力,而且從宏觀上,日本也防止了因鐵礦石價格上漲而引發的輸入型通脹。

  始作俑者澳大利亞當然不怕通脹。從去年9月開始,澳大利亞央行已經連續4次加息。對於加息帶來的貨幣升值,澳大利亞應當是樂見其成。因為,鐵礦石是中國非買不可的必需品,既然如此,賣價越高越有利於賣方。所以,加息、拉高澳元幣值有利於拉高鐵礦石現貨價格,讓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商獲得更多的收益,同時也有利於華爾街大鱷們通過拉高商品價格獲益。

  相比之下,中國處境艱難。面對輸入型通脹,中國最好的辦法是“扛”,而不能加息。因為當美國尚未結束低利率政策之時,中國加息會引發熱錢大量涌入,這不僅迫使央行大量購匯投放人民幣,對衝了貨幣緊縮的效率,而且會給人民幣匯率帶來巨大的升值壓力。這不僅不能抑制通脹,反而會引起國內更大的、無法遏制的資産泡沫──被熱錢淹死。如此,正中美國下懷,也必定是中國貨幣政策的一大敗筆。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