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絕非包治美國經濟的萬能藥

時間:2010-03-24 10:53   來源:中國青年報

  針對近日美國方面不斷炒作人民幣匯率問題及試圖迫使人民幣升值,國際組織官員、專家和海外媒體紛紛發表評論,反對美國壓人民幣升值,認為中國擁有匯率政策自主權,中國目前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有利於世界經濟實現持久穩固的復蘇。

  “面臨超出貿易爭端範圍的風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利普斯基22日在越南河內表示,現在人民幣匯率問題已被從原有語境中抽出、放大,被視為解決全球經濟失衡問題的簡單、唯一甚至是關鍵的方法。這是非常不幸的。他認為,要實現世界經濟持續平衡的增長,需要全面的經濟政策調整,而不是簡單的匯率調整。

  《耶魯全球化》線上雜誌22日刊登美國耶魯管理學院教授、國際貿易及金融專家傑弗裏加藤撰寫的文章。文章認為,美國對人民幣匯率的態度,面臨超出貿易爭端範圍的風險。如果美國給中國貼上“貨幣操縱國”的標簽並對中國輸美産品徵收高額關稅,不僅危及中美兩國的經濟,而且會破壞全球經濟復蘇進程。

  “不能解決美國的貿易逆差問題”

  美國財政部前副部長弗蘭克紐曼和經濟學家丹紐曼本月在美國《外交政策》期刊網站發表文章説,美國現在有不少人要求人民幣升值,並威脅要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前提都是基於這樣的假設:即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升,美國國內産值將出現增長,美國貿易逆差也會下降。但這些假設是錯誤的。文章説,美國要想降低外貿赤字,並使美國工人和消費者從中受益,方法不是促使人民幣升值,而是積極為生産企業創造出口機會,並放寬對自身産品的出口限制。

  美國《時代》週刊資深記者邁克爾舒曼也撰文指出,人民幣升值並不是醫治美國經濟問題的“萬能藥”。2005年至2008年,人民幣對美元出現升值,但美國對華貿易逆差並沒有減少,反而出現上升。而且,人民幣升值實際對美國經濟具有破壞性作用——人民幣升值只會讓美國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價格上升。這對當前遭受債務和就業危機的美國民眾來説,顯然不是一件好事。文章認為,即使人民幣升值導致中國出口行業競爭力下降,但相關就業機會只會流向其他發展中國家,而絕不會是美國,美國的整體貿易赤字也不會減少。

  “不無把壓力轉嫁的意味”

  美國《華爾街日報》日前發表題為《人民幣成為替罪羊》的評論文章指出,面對世界經濟出現的問題,人民幣匯率成了替罪羊。這是錯誤的。人民幣升值不能解決美國的貿易逆差問題。過去20年,日元對美元升值也未能解決美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問題。

  新加坡《聯合早報》23日發表社論説,中美之間一旦因匯率問題爆發貿易戰,將會讓還沒有完全從金融風暴中復蘇的世界經濟再陷谷底。社論説,美國國內失業率居高不下,國會中期選舉臨近,在國內政治上處於守勢的奧巴馬政府在人民幣匯率上大做文章,不無把壓力轉嫁的意味。

  “美國為擺脫財政危機曾多次迫使其他國家貨幣升值”

  南美國家工商會協會主席達爾克科斯塔22日在裏約熱內盧指出,實行符合本國利益的匯率政策是一個國家的主權,中國應該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科斯塔説,美國壓人民幣升值的目的是讓中國為其龐大的貿易和財政赤字買單。自1973年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以來,美國為擺脫自己的財政危機曾多次迫使其他國家的貨幣升值。

  阿根廷《號角報》21日刊登了阿根廷經濟學家阿裏亞索的專欄文章《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一個最糟糕的主意》。文章指出,美國政府、部分議員和經濟學家最近不斷指責中國政府操控人民幣匯率,使得人民幣匯率被低估,加劇了世界經濟和中美貿易的不平衡,這種觀點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阿裏亞索同時警告説,如果美國政府屈從於國內的政治壓力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貿然行事,那將會導致世界經濟復蘇進程徹底逆轉,世界經濟將為擺脫衰退付出更大代價。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