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制”到“創”就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時間:2010-03-08 08: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3月6日電 全國政協副主席厲無畏表示,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一字之變,就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個內容,這就要求我們通過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這兩大動力,來推進産業升級。

  6日15時,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佈廳舉行首場記者會,主題是“政協委員談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全國政協副主席厲無畏和全國政協委員徐冠華、秦大河、鄭新立、王文彪將出席並回答記者的提問。

  厲無畏表示,在這當中,創意産業應該説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就創意産業這一塊做一個簡要的説明。因為創意産業是我們開發人類的創造力,解放生産力,又是提升産業競爭力和增強國家軟實力的一個有效手段,它強調的是創新和創意,同時它也強調要把技術、産品、市場和文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推進産業的創新。在這當中,它可以為我們提供文化含量高的産品或者服務,這樣就有效促進了內需,可以滿足我們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這就促進了我們的內需。

  而更重要的,創意産業可以融入到其他産業去,推動其他産業的創新,來提升其他産業的附加值,這樣就帶動了整個經濟的創新,所以,加快創意産業的發展,也有利於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另外在這當中,我還要提一下,創意産業附加值高,消耗資源比較少,對環境污染破壞也比較小的産業,所以它是一個綠色産業。

  厲無畏表示,要進一步加快創意産業發展需要做好五方面工作:

  第一,要轉變觀念,要突破行業的界限。推進文化創意,進行跨界融合。從創意産業的發展來看,我把它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它是在産業層面上發展,也就是説,在文化産業或者某個産業的增長怎麼樣;第二階段就跨界了,推動整個經濟的創新,這個時候我們就説它到了經濟階段。第三階段是推動社會的前進,包括人的素質的提高,這就使創意社會、創意城市就興起了。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要從産業層面推動發展到經濟層面和社會層面上去。

  第二,我們要做好創意産業發展規劃和管理。我們在每一個地方,在發展創意産業的時候,必須要結合本地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蘊,同時要結合産業基礎,來制定我們發展的規劃。要聚焦一些重點的産業,不能樣樣都搞。聚焦重點産業,創造一些好的品牌,這樣才對發展有利。

  第三,我們作為政府來講,要不斷地完善服務。創意産業的發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援,特別需要政府在提供資訊服務、諮詢服務、融資等方面的扶持。因為大量從事創意産業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扶植它向成長的階段發展,就需要有這些方面的投入,還有公共技術的服務和智慧財産權的服務。

  第四,需要加強非營利組織的作用。從世界發展來看,非營利組織對創意産業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它有利於協助政府來整合社會的資源,同時包括教育、培訓等等這些方面,它都是屬於非營利機構,所以對於人才的培養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第五,我們還要營造一個寬鬆的文化氛圍。我們在文化創意上要有創新的話,必須要有一個寬鬆的文化氛圍,還要有多元文化的交融。只有多元文化的交流,才能更帶動創新。所以,這五個方面做好了,創意産業一定能夠對我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帶來新的進展。

  厲無畏表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也就是説我國要把從以第一、第二産業推動經濟發展轉向以第二、第三産業共同推動。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當中,服務業的比重比較小,到目前為止,服務業的比重還不到50%,低於世界平均水準。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就業壓力一直很大,但是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過程當中,我們如果把服務業包括現代服務業發展起來,就能夠吸收更多的就業。因為隨著科技的發展,在製造業領域,目前吸收就業的能力逐步不像以前那麼高。我們過去是依靠勞動密集型産業來解決就業的,但是隨著經濟發展、技術進步,在完全靠勞動密集型産業那就有問題了。當然我們還是需要這些傳統産業,所以我們希望通過技術創新和文化創意,來實現這些傳統産業的創新,這樣使它能夠保留吸收就業的一部分,但是更主要的一塊可能是依靠服務業的發展。 

  厲無畏表示,這兩年我們大量吸收的就業,主要還是在服務業領域裏,就像去年,我們在網路、資訊産業這一塊吸收的就業特別多,特別是剛剛提到的,現在大學生畢業,要尋找工作,知識性的服務業對吸引他們去參與是更好的,所以很多大學生都在這一塊上找到他們就業的位置。另外,中國的服務業發展還有很大的潛力,所以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當中,我認為只要我們把握得好,對就業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相反它能夠促進我們就業的增長。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