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繼明:房價下降才會拉動更多的剛性需求

時間:2010-03-05 10:14   來源: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5日訊 4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常委蔡繼明接受中國經濟網專訪時指出,限制80%左右住房買賣,房地産市場就會穩定。如果房價下降,房地産需求就會大幅提高,房地産行業不但不會受到打擊,反而會走向健康發展的道路。

  限制80%住房買賣以控制房價

  蔡繼明認為,要從根源上有效地遏制投資住房過快、過大的比例,政府可把住宅用地進行招拍挂時根據成熟經驗,將投機性住房控制在20%或者15%左右,劃出一塊地可以建高檔住宅,可以建別墅,不限制價格。把80%左右的住房加以限制,尤其自住房以及最低的保障性住房進行規定,房地産市場就會穩定,而炒投機性房子,沒有必要限制。

  房價降低可促進房地産行業健康發展

  在談到房價降低會不會影響不會使房地産行業萎縮時,蔡繼明表示根本就不用擔心。他認為,住房並不是剛性需求,並不是非買不可,不一定要做房奴。當一個人省出一平米的價格,可以週游世界,可以帶來多大的滿足?不一定非得住在那個房間裏面。現在是因為價格被炒房的人、投資的人抬高,很多人想買房,不敢買,所以表現不出強勁需求。如果房價下降,房地産需求就會大幅提高,房地産行業不但不會受到打擊,反而會走向健康發展的道路,真正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

  房價的極端不合理使多樣化需求受到壓抑

  蔡繼明在談到房價問題時説,衡量房價合理不合理,房地産領域有一個專業的術語叫房價收入比。也就是房子的價格和一年的收入成什麼樣倍數。通常在6倍以下算正常。6倍就意味著不吃不喝6年的收入可以買一套房子。現在房價和收入之比是8倍以上,北京等城市在10倍、20倍以上。有一個形象的説法,你要想買房子,你就是在做房奴,甚至把三代人存的錢給你買房子。這樣就造成一業興旺,百業衰。房地産業繁榮起來,其他的文化消費、教育、醫療等等方面的消費就會受到極大遏制。

  房地産行業在GDP中比重過大

  蔡繼明談到,去年GDP增長8.7%,房地産就佔10%。去年個人貸款餘額70%是買房。去年將近10萬億的新增貸款,45%是房地産行業,包括買房、賣房,還有地産商。這樣,我國國民經濟就被房地産綁架了。銀行、政府,以及消費者個人都圍著一套房子轉,我們這一生就為了一套房。

  政府應發揮更大作用

  蔡繼明認為,要解決房價問題,政府要有作為。政府這些年已明確要構建完整的住房保障體系。而且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每年用於保障性住房的支出,包括廉租房、棚戶區改造、危房改造的比重都在大幅增加。但是,政府一方面的作為往往會被地方政府的一些行所抵消。蔡繼明指出,地方政府要發展地方經濟,要解決就業,要提高城市福利,需要有資金。一些地方政府在資金短缺的時候,就靠房地産開發,把房地産作為搖錢樹。很多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已經超過其他財政收入,至少是1:1,甚至更高。在地方財政過多地依賴土地的情況下,地方政府當然不希望房地産價格下跌。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