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赤字財政惡果爆發 考驗全球復蘇

時間:2010-02-09 14:16   來源:南方都市報

  人們越來越擔心世界經濟危機遠未結束。以希臘、西班牙為代表的歐洲各國政府難以為鉅額債務融資的狀況,令市場加劇對經濟轉好的擔憂。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也和上述國家一樣面臨國債支付能力問題,如果要繼續得到債主們的資金支援,美國需要在政策方面作出讓步。而中國,防過熱或將成為2010年政策的主調。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正在考驗中美主導的全球經濟復蘇。

  危機根源由來已久,會變成下一個亞洲金融危機嗎?

  先是希臘,然後是葡萄牙,接下來是哪個國家?歐洲貨幣聯盟正進入誕生11年以來的最危險階段。

  2月3日歐盟批准希臘提交的關於削減赤字的計劃。在計劃中,希臘表示將於2012年將預算赤字降低至G D P的3%以下,目前希臘赤字佔G D P的比重為13%。雖然得到了歐盟的支援,但是歐盟提出的嚴格條件讓市場對於希臘的前景並不看好。另外,2月3日,葡萄牙宣佈減少國債發行量,西班牙宣稱未來3年赤字將超預期上升。一系列事件增加了投資者對歐洲國家主權債務危機的擔憂,導致信用違約掉期息差擴大。

  按歐盟制定的《穩定與增長公約》,歐元區成員國必須遵守赤字控制在G D P的3%這樣的標準。儘管這只是一個靈活的參考數值,但自去年應對金融危機以來,歐元區以及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的政府赤字都超過、甚至遠超G D P3%的參考“警戒線”。

  相關數據顯示,希臘2009年政府赤字佔G D P比例超過13%,愛爾蘭2009年政府赤字佔G D P比例約為10 .75%,西班牙2009年政府赤字佔G D P比例也超10%,位居歐元區赤字前三位。而從目前來看,三國赤字危機似乎有向整個歐元區蔓延之勢。此外,法國2010年預算赤字將佔G D P的8.2%;德國2010年預算赤字將佔G D P的5.5%,2010年歐元區總體赤字可能會超過G D P的7%,歐盟27個成員國中有20國出現赤字超標問題,歐盟為此頻頻發出預警信號。

  “歐盟和歐洲央行目前所採取的對付希臘事件的反應帶有市場風險,並非最明智之舉:雖然希臘的財政整固是必要的,但並不足以在短期平息市場的恐慌。”中金公司研究員劉奧琳發佈的研究報告作出上述分析。

  劉奧琳認為,首先市場明白希臘和其他高財政赤字國家不可能選擇脫離歐元區,否則將使得情況更加惡化:因為採用另一種貨幣進而大幅貶值將使得以歐元標價的國債成為更大的負擔,而融資資源也將大大減少。

  其次,債務重組也是一項高風險的選擇,因為市場會將注意力轉移至葡萄牙、西班牙、愛爾蘭和義大利(加上希臘共計2萬億美元政府外債,遠遠高於雷曼的6000億美元),這將可能把全球金融體系再次推向危機的邊緣。然而,繼續保留歐元區成員國的身份意味著希臘將無法通過匯率及貨幣政策以減輕債務負擔,而只能依賴於持續緊縮工資和社會福利,但這可能帶來難以承受的高失業後果。而市場已經預見到這些棘手的問題和潛在的風險。

  不過,劉奧琳認為歐洲主權國家債務危機不會演變成1994年的拉美危機或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那種程度。但其嚴重程度和對市場的影響是要遠遠大於2009年11月下旬發生的迪拜世界債務危機,並考驗歐元體系的穩定性和統一貨幣體系這一概念的可行性。

  歐盟舉棋不定,該如何救希臘?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將依賴於歐盟出面解決。

  中金公司研究員楚鋼表示,歐洲主權國家債務危機的根源由來已久,PIIG S(Portugal-葡萄牙、Italy-義大利、Ireland-愛爾蘭、G reece-希臘、Spain-西班牙)國家的經濟發展長期萎靡,失業率高企、財政赤字過高、政府債臺高築。危機爆發後,金融市場遭受重創。如果這些國家的主權債務不解決的話,將有可能會造成債務通縮

  楚鋼表示,潛在的解決方案大致有幾種:歐盟包括德法牽頭保證希臘的債務狀況,歐洲中央銀行幫助希臘把現有的債務重組;歐元大幅貶值,使投資者回歸美元。但來自經濟競爭力的貶值,歐元區的出口將會得到幫助,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經濟困難的狀況。還有種方法就是希臘等各國解決財政和債務狀況,希臘在3年之內如期把政府財政赤字從13%減少至3%,但希臘這種雄心勃勃的財政計劃的實施將會困難重重。只有歐盟和各國政府出臺解決方案,市場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重拾信心。

  “無論怎樣都不會擊垮歐元。”發改委宏觀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王海峰博士認為,希臘到時候很可能會要求獲得一筆過渡性貸款,葡萄牙可能也需要。同時也需要建立一個穩健而透明的危機管理制度。

  那麼,歐元區需要怎麼做才能度過即將到來的危機?

  “歐盟對希臘的實質性救助最終可能難以避免。”劉奧琳認為,歐盟和歐洲中央銀行都可充當最後的借款人,向希臘提供緊急貸款。與新興市場債務危機不同,歐盟有資源施救:歐元區居民儲蓄率高達16%,而且相當大部分的歐元國債融資産生於歐盟內部。但在德國和法國的債務融資成本不受影響的情況下,歐盟似乎還未到出手相救之時。

  前瞻性看,歐元的趨勢很可能成為市場風險的風向標:如果希臘債務危機繼續深入而導致歐元一路大幅走弱,並逐漸失去它的可信度,將導致德法國債信用違約合同明顯上升,那政治分裂就有惡化的可能。屆時維穩的政治呼聲將會越來越高,歐盟和歐洲中央銀行亦將採取實質性的行動。IM F的介入將可能有效緩解市場對希臘事件的不安情緒,特別是IM F向希臘提供貸款援助的意願給市場打了一針定心劑。

  危機考驗中美主導的全球經濟復蘇

  不容置疑,政府債務將成為經濟持續復蘇的最大軟肋。

  目前,美聯儲正在退出策略和鞏固經濟復蘇之間艱難地尋找平衡點。此前,美聯儲上調了對經濟前景的預期,並重申將終止流動性支援計劃和總額1.25萬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援債券收購計劃。

  美聯儲副主席科恩日前稱,美聯儲正在“積極考慮”退出策略的順序問題。到目前為止,美聯儲官員尚未公開披露退出策略的任何具體步驟或措施。不過,美國國會眾議院下屬金融服務委員會發出的備忘錄文件顯示,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計劃在2月10日出席該委員會召開的聽證會,就美聯儲退出緊急經濟刺激措施的計劃進行作證。

  不過,市場一致分析認為,受經濟危機影響,美國也和上述國家一樣面臨國債支付能力問題,如果要繼續得到其債主們的資金支援,美國需要在政策方面作出讓步。

  對美國來説,在接下來的十來年時間裏,美國的年度財政赤字將會增至1萬億美元。最後,外國投資者對美元走弱的擔憂將會迫使華盛頓將注意力放在處理內政上。屆時,美國將不得不對大部分的創收團體和個人投資加大徵稅力度,取消稅收減免措施,堵住稅務漏洞,並縮減社會福利。

  市場預期,美聯儲會于2011年通過提高銀行利率來遏制通貨膨脹,那些外國投資者和中央銀行在其收益提高的情況下,還是願意為美國提供資金支援的。

  而對於中國來説,匯豐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儘管今年中國的經濟增長不成問題,即使出口增長沒有恢復,僅靠中國的內需,中國G D P增長就可以達到9%。受出口超預期反彈,G D P增速很可能在今年一季度繼續上行,超過11%。不過,經濟過熱風險就會大大增加,通脹壓力比較大,防過熱將成為2010年政策的主調。

  興業證券認為,2010年依然是中美主導經濟復蘇,歐洲主權債危機導致世界經濟二次探底的概率很小。( 龍金光)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