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召回門”事件的雙重啟示

時間:2010-02-08 15:17   來源:新華網

這是2月5日拍攝的日本豐田公司東京展廳裏停放的一輛豐田普銳斯混合動力車。豐田公司新型環保汽車的主打産品、目前在日本最暢銷的混合動力車普銳斯日前被曝剎車系統出現問題。據日本媒體5日報道,豐田已經決定在日美兩大市場召回該車,總量預計為27萬輛。新華社/法新

  新華網東京2月8日電(記者劉浩遠)短短幾個月時間,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由於産品品質問題,先後曝出共涉及召回800多萬輛汽車的“腳墊門”、“踏板門”以及“剎車門”事件,遭到來自消費者、政府和媒體及業界的猛烈抨擊,這家全球最大的汽車廠商因此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豐田陷入四面楚歌境地

  豐田"召回門"事件的雙重啟示

  原因分析——生産規模過大、成本削減過頭、危機應對缺失

  從腳墊到油門踏板再到電子制動系統,豐田品質問題呈現出技術層次不斷升級的特點,出現如此大規模的品質問題背後有深層次的原因。

  近年來,豐田公司主觀上過分注重搶佔市場擴大生産規模對品質管理有所淡化,在過去的10年間其海外産量增加一倍多,生産規模過大,擴張速度過快客觀上又加大了品質管理的難度,這是發生大範圍品質問題的原因之一。

  豐田過分注重成本削減,導致其難以保證産品品質。在汽車生産全球化、部件電子化時代,為降低成本改善收益,豐田將零配件生産大都委託海外廠商生産,並不斷壓縮零配件的採購成本,對部件設計開發和實證試驗階段必要的程式也進行簡化,導致出現配件品質難以保證的局面。

  據悉,豐田公司在去年12月通知其零部件供應商,計劃在2013年年底前將包括底盤、引擎、電路設備等多種汽車零部件的採購價格下調30%,意在進一步降低其在國內外新款車型的價格。

  此外,豐田應對危機能力差,也是導致事態進一步惡化的原因之一。儘管確認問題原因需要時間,但是在發現問題後,豐田沒有積極主動應對,反而對存在的隱患及原因秘而不宣,在三“門”事件中自始自終處於被迫應付狀態,召回等舉措也是在美國政府施壓和媒體批評下“擠”出來的,因此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還沒有解決另一個問題就接著出現的惡性迴圈。同時,豐田高層出面表態不及時,也給外界以遮掩隱瞞和不重視消費者安全的嫌疑,自然也成為抨擊的重點。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