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達沃斯論壇吸引力何在

時間:2010-01-27 14:47   來源:中國日報網

  一年一度的達沃斯論壇召開之際,《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大衛-伊格納修斯(DavidIgnatius)1月25日從現場發回報道,介紹達沃斯論壇的創辦由來、促進全球化發展的使命、39年來的發展歷程、以及最新訊息,探討在全球化已日益普遍的今天,達沃斯論壇是否仍具吸引力。以下為文章摘譯:

  近年來,“達沃斯論壇”已成為一個品牌,但它究竟代表什麼?我此刻正在世界經濟論壇(WorldEconomicForum,WEF)現場,這已是我第九次參與該會議,但我仍然在試圖了解它的吸引力所在。現代社會節奏如此緊張,幾乎沒人做什麼事超過一兩次,為什麼全球領袖、總裁和媒體代表要年復一年地出席會議?

  全球化——達沃斯論壇的使命

  對於同樣對達沃斯論壇感到好奇或困惑的人們,這裡有一些入門提示:

  達沃斯論壇已成為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神奇過程的象徵。它是推動全球貿易成為可能的企業和技術的慶典;它是推動發展全球體系的商業和政治精英的“聚會”;它是新加入者如達沃斯論壇召開39年以來已成為世界經濟發電站的中國和印度等國家的“加盟典禮”。

  與世界經濟論壇相聯繫的是那些實現著世界經濟新願景的人們。在政治領袖中,達沃斯代表包括比爾-克林頓(BillClinton)和托尼-布萊爾(TonyBlair)以及約旦國王阿卜杜拉(KingAbdullah)和王后拉尼婭(QueenRania)。在商界領袖中,達沃斯的首席代表是比爾-蓋茨(BillGates),他如今作為全球慈善家甚至比擔任微軟總裁時更具代表性。商界的全明星陣容還包括思科總裁約翰-錢伯斯(JohnChambers)和土耳其裔可口可樂總裁穆赫塔爾-肯特(MuhtarKent),其中思科網路本身就是達沃斯世界的形象展示。娛樂界代表包括美國U2樂隊主唱波諾(Bono)和安吉利娜-朱莉(AngelinaJolie)。新聞界代表包括紐約時報專欄作者湯姆-弗裏德曼(TomFriendman)和新聞週刊主編法裏德-扎卡裏亞(FareedZakaria),前者每年與蓋茨展開“年度對話”。

  達沃斯論壇有著一系列目標(除了眾人皆知但很少提到的盈利目的以外)。該論壇有18項“使命”,涉及氣候變化、水資源和人類福利。今年的與會者都確信達沃斯論壇將致力於減少其碳排放量,坦白地講這一點似乎有些令人懷疑,因為事實上每個與會者幾乎都乘坐私人噴氣式飛機往返。

  為確保與會者之間良好的溝通,論壇還設有16個“社區”,如“公眾企業家”“思想領袖”“技術先驅”以及“國際媒體委員會”,以將不同的群體更好地組織起來(請不要將國際媒體委員會與思想領袖搞混)。論壇甚至還專門設有一個所謂的達沃斯“開放論壇”來應對反全球化運動,使得全球化的批評者可以在幾公里以外公開發表譴責。為防止場面脫離控制,這個田園小鎮現在到處都是荷槍實彈的瑞士防暴警察。

  達沃斯掌門人克勞斯-施瓦布

  達沃斯論壇掌門人毫無疑問是于1971年創辦這項盛事的克勞斯-施瓦布(KlausSchwab)。他因曾在日內瓦大學擔任經濟學教授而常被稱為“施瓦布教授”。據説他當年創辦達沃斯論壇是為了將歐洲企業介紹到美國。當時美國還剛開始形成其全球霸主地位,歐洲則仍處於二戰後的恢復期,而今天亞洲的巨頭們當時還比較窮困。達沃斯論壇的第一個正式名稱實際上是“歐洲管理論壇”,並於1987年更名為世界經濟論壇,那時施瓦布已經覺察到了全球化的第一線曙光。

  毫無疑問,施瓦布是一位經營公共關係的天才。他將一座安靜的瑞士滑雪小鎮變成了一個溝通樞紐。他精於洞察和開拓時局。2001年911事件後,施瓦布聰明地將下屆會議地點定在了紐約;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新貴們尋找關係時,施瓦布讓達沃斯論壇成為介面;在印度和中國開始崛起時,他為這些新加入者組織了特別會議、演講和慶祝活動;他知道財富的新源頭,並授權世界經濟論壇在約旦、埃及、中國以及其他國家召開小型會議。2007以來施瓦布每年在中國專門召開“新領軍者年會”。

  達沃斯論壇高尚(有時過於嚴肅)的使命在每年施瓦布命名的論壇名稱中得以體現。2006年,會議名稱是“創新——勢在必行”,2007年“變化中的力量格局”,2008年“合作創新的力量”,去年,世界經濟依舊處於崩潰邊緣,會議名稱是“重塑危機後的世界”。達沃斯論壇吸引力所在

  我猜想吸引人們與會的一個原因是這裡的陽光普照。人們希望被鼓舞、被激勵,並再次作為世界權利網路的成員被認可。即使在全球經濟烏雲籠罩的日子裏,達沃斯論壇依然鼓勵大家期待“陽光”,正如英國天氣預報員在陰天常説的那樣。要開達沃斯論壇的玩笑很容易:它的“全球化”的目標既大而空泛,又已近乎實現,正如施瓦布熟知的那樣。但平心而論,我希望其他全球機構也能學習世界經濟論壇的與時俱進。施瓦布在CEO們開始打造溝通網路之前就已發現它的力量,他比任何一位金融或外交部長都更清楚自由貿易和全球化進程對發展中國家的積極帶動作用。

  對於記者,達沃斯論壇是一場不可抗拒的饕餮盛宴,就像商務酒店的自助早餐,可以享用麥片、炒蛋和華夫餅。但在很多方面,達沃斯論壇所代表的精神已普遍化,其連接全球政治、經濟的思想,現已成為基本的生活方式。你不需要來瑞士,只要打開iPhone或筆電,就能暢遊這個達沃斯論壇所代表並致力於構建的世界。

  所以人們為什麼非要親自與會呢?這裡溫度很低,只能呆在室內,酒店也不是很舒適。我想正如對待全球化的神奇過程一樣,人們需要去碰觸、去感覺,與同伴站在一起排隊等咖啡或排隊等洗手間。如今人們生活在“聯網”的世界裏,需要相信有實實在在的人在控制一切。這是一個數字帝國,由有血有肉的凱撒大帝和尼祿皇帝們統治著。這個全球化的世界並不僅僅是一個“漂浮的小島”,正如斯威夫特在《格列佛遊記》中形容他的虛構世界那樣,這是一個真實的世界,存在於每年一月的冰天雪地中。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