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一談判制勝法寶何在
此輪煤電談判,煤企的勝利頗為徹底,電煤價格漲幅達到5%至10%,電企的成本因此大幅度上漲。那麼,為何電企痛快達成妥協協議,以山西省為首的多個省份煤企整合是否進一步抬升了煤企的優勢地位?
【正方】 重組提升話語權
康超林:煤企掌握話語權
山西煤炭資源整合已接近尾聲,今年,內蒙古、山東、河南等地都將開始煤炭資源整合。煤炭資源相對集中,短期內可能會導致供應量減少,但同時,煤炭企業話語權將更強,大企業將在整合中獲益,煤炭上市公司的後備資源也將增加。
戚宏森:高議價能力+低成本擴張
一方面,通過整合,資源進一步向大型煤礦集中,提高了對産量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議價能力,這有利於行業長遠發展。另一方面,資源整合是以國有大型龍頭企業為主體,收購中小煤礦,有利於區域龍頭企業的低成本擴張。
煤企重組是一場革命,今後的情況更複雜,山西的試點工作僅僅是開始。目前是全國推進煤企重組的最佳時機。金融危機導致國際煤炭市場需求下滑並帶動煤炭價格下行,國內煤炭市場也隨之受到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重組煤炭企業雙方容易達成協定,相對來説,能減少並購成本。
宋亮:煤企整合危害下游産業
在能源産品定價上,煤炭行業是政府最早放手的行業之一,市場化定價,有利於提高企業生産積極性、增強抗風險能力。煤企大面積整合使得行業集中度提高,企業可以隨意套現壟斷紅利,而行業壟斷能力的增強,使煤炭價格下跌更具剛性。這大大加劇了煤炭和下游行業的利益博弈,使行業上下游利潤分配更偏向於煤炭行業,甚至可能會增強煤炭企業對下游行業的控制能力。
【反方】 稀缺資源是王道
林伯強:資源稀缺決定談判成敗
煤企重組符合發展趨勢,它能産生規模效益,同時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可以説,在一定程度上,煤企的重組加強了煤企在談判中的地位。
但必須看到,我國的煤炭資源分佈十分廣泛,煤企數量多達百家,因此,很難説它産生了壟斷局面。更何況,電企的集中程度實際上更高,主要集中在五大發電集團手中,所以不能説,煤企的整合導致了電煤價格的上漲。電煤價格的上漲,更多是資源稀缺性所致。
但煤企重組過程中有一點值得注意,不應該只重組成大國企,更應該産生大民企,因為民企的管理更靈活、效率可能更高,也可以在與國企的較量中,形成比較充分的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