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聯卡撬動臺灣經濟?

時間:2009-08-19 13:52   來源:東方衛視
  8月10日下午,整個臺灣還泡在汪洋之中,但這並沒有擋住人們參與銀聯卡在臺開通典禮的熱情。歷經風雨,銀聯這張在華人世界最多人使用的信用卡,終於登陸臺灣,看銀聯卡如果撬動臺灣經濟,不僅成為兩岸焦點,也成為環球財經界的熱門話題。銀聯卡登陸臺灣之後,銀聯繫統就完成了對“兩岸三地”華人市場的全覆蓋,這不但大大提升了銀聯支付體系在全球的影響力,還有專家預言,如此發力下去,銀聯卡將有可能成為世界信用卡市場上的一哥。

  開“刷”,無需再當現金搬運工

  根據中國銀聯與臺灣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簽署的合作協議,銀聯卡將可以在該中心擁有的7萬多家特約商戶刷卡消費,其中包括內地遊客常去的臺北故宮、101大樓和太平洋崇光百貨等。銀聯卡在臺灣開“刷”意味著大陸游客去臺灣從此不再當現金“搬運工”。

  據了解目前大陸游客在臺消費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現金消費,由於人民幣在臺灣地區並不流通,遊客出遊時需攜帶充足的現金,下飛機後需馬上兌換新台幣方可使用,這種方式最大的問題是不安全,且受額度限制。另一種方式是刷卡消費,市民若要刷卡消費,需在出遊前提前去銀行辦卡或開通國際支付功能。無論是哪種消費方式都給遊客添了不少麻煩。不過現在赴臺旅遊你只需帶上印有“銀聯”標識的銀行卡,就可在臺輕鬆一刷。

  銀聯卡在臺灣的使用方式與大陸相同,持卡人賬戶內有多少金額(包括信用卡預付額度)就可消費多少金額,並在刷卡時鍵入密碼,經系統連線確認後完成交易。不過,由於大陸銀聯卡刷卡必須先輸入密碼,這與臺灣信用卡使用習慣大不同,因此信用卡特約商店勢必得換置收單機器。目前共有368家特約商店裝置了銀聯卡密碼設備,可以接受大陸顧客的銀聯卡消費。這些商店目前大多集中在大陸游客觀光和消費的主要場所。在聯卡的清算機制方面,特約商戶接受大陸游客刷卡消費後,先由收單銀行墊付消費款項,然後再向聯合信用卡中心請款,聯合信用卡中心則充當仲介平臺,先代大陸銀聯公司墊款後再請款,並以美元為清算貨幣。

  登臺,能否複製香港佳績

  説到銀聯卡進臺灣就不得不提起銀聯卡在香港的成就。2004年1月18日,中國銀聯開通銀聯卡香港受理業務。之後隨著內地遊客對香港旅遊的青睞,銀聯卡在港的刷卡消費金額大幅攀升。從2001年至2006年,內地赴港人數激增至1360萬,增幅高達206%。在旅遊收入方面,內地遊客所貢獻的旅遊收益由2001年的158億元增長為2006年的397億元,增幅更是高達151%。與此同時,在2004年至2006年的三年內,銀聯卡在港交易金額由最初的28.45億元激增為123.6億元,增幅高達334%。截至2006年底,在香港與中國銀聯聯網的收單機構已達14家,可受理銀聯卡的商戶達到21605家,POS終端達到29836台,ATM受理終端達2430台。銀聯卡的受理商戶遍佈香港地區珠寶、鐘錶、化粧品、電器、名牌服飾、百貨超市等主要消費行業。

  即使是受到金融危機影響的今年,國外遊客赴港旅遊消費數量下降,尤其五六月受到H1N1流感的影響,增長率由20%下降到5%左右,但內地遊客仍舊相對穩定。而到香港旅行的內地遊客有70%使用銀聯卡消費。銀聯卡依舊是內地遊客在香港旅遊首選用卡的品牌。

  現在銀聯卡轉戰臺灣市場,前景又是如何呢?根據臺灣“金管會”初步統計,2008年7月18日內地首發團赴臺以來,內地遊客赴臺累計人數已達38萬人,單日最高將近7000人。去年下半年內地觀光團赴臺平均每人每日消費金額達到295美元,折合新台幣9735元。臺灣銀行業樂觀預估,銀聯卡業務在台啟用後,一年將為臺灣創造千億商機,單手續費收入可能高達20億新台幣。如此看來,銀聯來臺必能有所作為,至於能否再創香港佳績就要拭目以待了。

  未來,配套“自由行”復蘇經濟

  銀聯卡在臺開通勢必會大幅刺激大陸游客的消費,這對於經歷“莫拉克”重創後的臺灣無疑是雪中送炭。不過,也有業者表示,目前陸客出發之前在大陸刷的團費已經包含住宿、三餐、以及旅遊門票,來臺購物的刷卡商機,要等開放陸客“自由行”之後才會浮現。

  目前陸客尚不能“自由行”,必須跟隨旅行團,而團費在大陸已經付過了,來臺消費頂多就是伴手禮和紀念品。在過去一年,有38萬陸客來臺,每人預估5萬元,其中3.5萬是團費,來臺消費1.5萬,這1.5萬如果都用刷卡,按照每刷100元,商家付2元給收單銀行,收單銀行保留其中的1.55元,剩的0.45元要回給發卡銀行的一般行情來預估,初期收單銀行的手續費收入不到1億元。

  如果開放自由行,5萬元團費和消費購物全部刷卡,一年來臺38萬人次,收單行的手續費收入可以拉高到將近3億。也有發卡銀行用一年來臺100萬人次預估,手續費收入可以再拉高到9到10億附近。除了手續費之外,依照香港的經驗,一旦遊客開放自由行,信用卡刷卡金額可能翻倍增長。屆時對於臺灣的經濟復蘇無疑是一針有效的強心劑。

編輯:郎楊琴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