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西岸經濟區:新坐標上打造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區

時間:2009-06-29 10:13   來源:新華網  
  一衣帶水,隔海相望。福建與臺灣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具有對臺交往的獨特優勢。

  5月14日,《國務院關於支援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正式頒布,明確“支援福建省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明確把“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區域”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定位之一,提出2020年促進形成兩岸共同發展的新格局的發展目標。

  這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全國工作大局、著眼兩岸關係發生的積極變化和福建對臺交往獨特優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多年來作為對臺工作前沿平臺的福建,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承擔起推動兩岸交流合作向更廣範圍、更大規模、更高層次邁進的重大責任和歷史使命。

  乘勢而上 福建對臺交流合作站上新起點

  建設兩岸經貿合作的緊密區域,建設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建設兩岸直接往來的綜合樞紐。《意見》要求福建努力構築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

  一直以來,福建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在對臺交流合作中不斷探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今,兩岸關係不斷朝良好態勢發展,《意見》的出臺給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帶來了難得的機遇。

  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建設步伐加快,大項目、大産業、大發展呼之欲出……記者近日在福建各地採訪,感受最深的就是各地各部門借勢海西、順勢而為的火熱幹勁,海西效應加速顯現,福建對臺交流合作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廈門是臺商投資最密集、兩岸交流和人員往來最頻繁的地區之一,臺資企業工業産值佔全市工業總産值的40%。為了更快更好地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廈門已規劃與臺灣先進製造業、金融保險業、物流業和文化産業等10大産業對接;廈門港也正進一步擴大廈金航線功能,加強與臺灣臺中港、高雄港、基隆港和花蓮港的交流互動,使廈門成為兩岸直接“三通”的主渠道。廈門市委書記于偉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加強對臺合作交流,廈門要繼續弘揚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發揮先行先試和龍頭帶動作用,持之以恒、鍥而不捨地貫徹國務院《意見》,為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作出新的貢獻。

  泉州與臺灣有著割捨不開的密切關係,超過40%以上的臺灣同胞祖籍泉州。《意見》提出適時新設泉州臺商投資區,這對泉州的發展是一個巨大鼓舞和支援。5月18日,總投資60億美元的臺灣石化專區在泉州市泉港石化工業區啟動籌建工作。此外,臺灣“中油”也計劃投資在泉港設立潤滑油廠。

  據福建省交通規劃辦公室主任陳岳峰介紹,根據閩臺“三通”發展形勢和需要,福建將加快對臺港口、通道交通設施建設,完善“三通”基礎條件,在大陸率先開通海峽兩岸客、貨滾裝運輸,僅今年就將投入1.7億多元,對沿海對臺客運站實施改造擴容。

  福建省臺辦副主任吳國盛表示,福建將推進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媽祖文化等海峽區域特色文化的保護開發和傳承創新,拓展兩岸交流平臺,把福建建設成為大陸對臺文化交流基地。同時加強民間民俗文化交流,增進兩岸同胞感情,累積互信,促進兩岸同胞情感融洽。

  從省裏各級決策部門到地方市縣政府,從漳州、莆田等沿海地區到龍岩、南平山區……福建全省上下正以滿懷熱情,總結經驗,按照科學發展觀,以更開闊的視野、思路,開拓對臺交流合作的新局面。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把握海西發展新契機”也成了眾多臺胞的共識。正在福建莆田仙遊臺灣農民創業園創業的臺胞阮拓仁對《意見》支援海西促進兩岸農業發展連聲稱好。廈門臺商協會常務副會長黃如旭則認定,國家作出支援海西建設的重要決策,有望帶動新一撥臺商投資福建的熱潮。

 

編輯:邵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