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2010年外向型經濟稅收約佔全國1/3

時間:2011-08-23 1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8月23日電 今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中國外貿發展及第110屆廣交會有關情況。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在發佈會上表示,30年來,中國出口對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達到20%,已成為經濟增長的三大動力之一,2010年外向型經濟帶來的稅收約佔全國1/3。  
 
  蔣耀平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外貿易實現了從小到大的跨越,為中國對外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30年來,中國出口對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達到20%,已成為經濟增長的三大動力之一;2010年,外向型經濟帶來的稅收約佔全國1/3。外貿直接帶動就業人數超過8000萬人,其中60%來自於農村轉移勞動力,有效促進了社會穩定和城鄉統籌發展。

  蔣耀平稱,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面臨外需嚴重萎縮的衝擊,商務部按照中央的部署,採取有力措施保市場、保份額,不僅有效促進了中國經濟率先復蘇,也在客觀上加快了世界經濟復蘇進程。2009年,中國出口從全球第二位上升到第一位。2010年,中國外貿總額從2008年的全球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與此同時,外貿大而不強,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仍較為突出。“轉方式、調結構、促協調” 已經成為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外貿工作的重點。

  蔣耀平指出,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中國對外貿易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方式”為主線、“調結構”為重點、“促協調”為抓手,在困難的條件下仍然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1-7月,全國進出口20225.5億美元,增長25.1%。其中出口10493.8億美元,增長23.4%;進口9731.7億美元,增長26.9% 。同時,外貿發展也呈現出一些新的積極變化,發展方式轉變取得積極成效:

  一是貿易平衡改善。多種形式開展進口貿易促進工作,進口增長快於出口增長,貿易不平衡狀況進一步緩解。外貿順差762.1億美元,下降8.7%。

  二是外貿結構優化。一般貿易增長快於加工貿易增長,內資企業自主接單能力增強。中西部地區增長超過東部地區增長,高於東部地區增速18.2個百分點。對新興市場增長超過傳統市場增長,對東盟、印度、俄羅斯、巴西、南非貿易分別增長25.5%、17.3%、37.4%、38.6%和86.6%。

  三是品質效益提升。出口價格增長快於數量增長,近3個月以來,出口價格總指數已經超過出口數量指數。部分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價增量減,反映了企業通過培育自主品牌、增加附加值等方式提高價格、消化成本能力增強。

  四是基地平臺建設加快。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培育和電子商務、專業市場等平臺建設工作有序推進,外貿發展支撐進一步夯實。(中新網財經頻道據網路文字直播整理)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