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新興産業將年均增24%

時間:2011-04-12 11:09   來源:中國證券報

  工信部4月11日消息稱,工信部總經濟師周子學日前表示,要實現“十二五”末戰略性新興産業佔GDP的比重達8%的目標,戰略性新興産業在2011—2015年間要實現24.1%的年均增長速度。

  發展新興産業是大勢所趨

  周子學稱,粗略估算,2010年戰略性新興産業佔GDP的比重約為4%。其中,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佔約2.5%,高端裝備製造業佔約0.5%,生物産業佔約0.3%,節能環保産業佔約0.3%,其他産業佔約0.4%。要實現2015年佔8%、2020年佔15%的目標,那麼,2015年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約為4.3萬億元(GDP按8%的增速計),佔工業增加值的20%左右;2020年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約為11.4萬億元(GDP按7%的增速計),佔工業增加值的40%左右。

  周子學表示,為實現這個發展目標,戰略性新興産業在2011—2015年間要實現24.1%的年均增長速度,2016—2020年要實現21.3%的年均增長速度。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産業的新一代資訊技術、節能環保、生物、高端裝備製造産業還將快於此增長速度。

  大通證券的研究報告認為,一個國家的經濟在遭遇發展瓶頸時,政府往往會通過促進新興産業的發展來帶領經濟整體走出困境。而我國目前正面臨相似的局面,發展新興産業是大勢所趨。從過往經驗來看,日本在1974年-1978年左右進行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那時日本表現較好的行業包括醫藥、通信、交通運輸設備、證券、汽車、食品這些消費升級的行業和電器設備、精密儀器等技術密集型行業。消費升級産業表現較好,重化工等傳統行業結束了長期繁榮之後,表現較差。這對於中國的資本市場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新一代資訊技術是主力

  周子學認為,新一代資訊技術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産業的主力。從産業發展基礎看,我國的IT産業已經在世界上形成一定的競爭優勢;從市場空間看,新應用不斷涌現,産品升級換代速度加快,網際網路日益普及,兩化融合持續深化仍將給IT産業帶來巨大的成長空間。從産業關聯角度看,IT産業與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等其他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關係十分密切。

  各大券商研究機構也對新一代資訊技術十分看好。根據對申萬、國泰君安等8家券商的年度策略報告統計,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中,新一代資訊技術和高端裝備製造業最為機構追捧,均獲6家券商推薦。

  中信建投認為,從經濟結構的演進看,電子資訊産業在經濟體系中的比重將日益提高,資訊技術的深度應用是中國電子資訊産業發展的主要方向,預計通訊設備、移動互聯、物聯網、雲計算等行業將受益於中國未來工業化進程的升級與成熟、城市化下移和消費多元化等帶來的發展機遇。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