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副部長:轉型升級是“十二五”工業發展主線

時間:2011-03-28 09: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3月27日電 (記者 閆曉虹)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蘇波表示,未來五年中國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社會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態勢沒有根本改變,但中國工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十分複雜,機遇與挑戰並存。轉型升級將是“十二五”時期甚至更長歷史階段中國工業發展的主線。

  記者今日自此間召開的2011年經濟形勢與電力發展分析預測會上了解到,“十一五”期間國家及時出臺了鋼鐵、有色、裝備製造、輕工、紡織、電子資訊等重點産業調整振興規劃,推動工業行業實現了平穩較快發展。

  蘇波指出,總體上看,目前中國工業過度依賴能源資源消耗和低成本要素投入,過度依賴投資拉動和産能擴張,過度依賴國際市場的狀況已難以持續,已進入以轉型升級促發展的新階段。必須加快工業轉型升級步伐,如果行動遲緩,不僅環境資源約束的矛盾更加尖銳,經濟發展的品質和效益難以提高,而且會錯失中國面臨的重要發展機遇期,也會延誤中國建設工業強國的進程。

  蘇波介紹説,所謂“轉型”就是指通過轉變發展方式,加快實現由傳統工業化道路向新型工業化道路轉變,主要體現在以下五方面:首先是向創新驅動轉型。推動由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技術進步、高素質人力資源和管理創新的轉變。

  其次是向綠色低碳轉型。推動資源利用方式向集約高效、清潔安全轉變。

  三是向智慧製造轉型。推動製造模式向數字化、智慧化、網路化方向轉變。

  四是向服務化轉型。他説,目前中國生産性服務業佔服務業比重僅為39.3%,分別較美國和韓國低24和22個百分點。必須加快發展生産性服務業,促進製造企業向研發設計和市場行銷兩端延伸。

  最後是向內需主導、消費驅動轉型。他透露,2005到2009年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超過60%,投資率從41.6%上升到47.5%,消費率從52.9%下降到48.6%。他強調要推動經濟發展由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資拉動向由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

  蘇波説,所謂“升級”就是指促進中國工業結構的整體優化升級,主要包括提升産品和技術結構、優化産業組織結構、優化産業空間佈局和優化行業結構。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