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十二五"水稻收穫機械化水準力爭達80%

時間:2011-03-22 10: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3月21日電 農業部日前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水稻生産機械化的意見》,提出了全國水稻生産機械化的發展目標:力爭到2015年種植機械化水準達到45%,收穫機械化水準達到80%。東北地區、長江中下游單季稻區率先實現水稻生産全程機械化。

  農業部要求將推進水稻生産機械化擺上重要位置,大力建設水稻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區,實行整村、整鄉、整縣推進;將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向薄弱環節傾斜,加大對水稻收割機、插秧機、育秧播種機等的補貼力度,加強機手培訓,培育農機作業市場,調動農民購機用機的積極性;下大力氣促進農機農藝融合,將提高水稻機插秧水準作為水稻高産創建的重要措施,將發展高效植保機械作為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的重要手段,將培育適宜機插的秧苗作為實施育秧大棚補助的重要內容,形成推進水稻生産機械化的工作合力。

  《意見》明確了各個稻區的區域發展重點。長江中下游單季稻區,要進一步鞏固水稻機插秧的發展成效,加大高速插秧機、水稻育秧成套設備的示範應用力度,積極探索水稻生産全程機械化的技術模式和發展經驗。雙季稻區,要加快確立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的主導地位,推動機械化育插秧技術本地化。積極組織開展水稻跨區機收,引導水稻收穫機械的升級換代,不斷提高丘陵山區和深泥腳田水稻機收水準。西南稻區,要加大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的宣傳和培訓力度,積極推進聯合收割機進行跨區作業,重點解決山地和小田塊機械化技術與裝備問題。北方稻區,要推廣鐳射平地、育秧大棚和軟碟育秧技術,推動人工育秧向機械育秧轉變,由分散育秧向集中育秧和統一供秧轉變。發揮農墾國有農場示範帶動作用,提升農村地區的水稻機插、機收水準。(中新網財經頻道)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