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規劃明確居民收入增幅超GDP

時間:2011-03-17 10:4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中國政府網16日披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

  綱要提出,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7%,城鎮新增就業45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價格總水準基本穩定,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經濟增長品質和效益明顯提高。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居民消費率上升。農業基礎進一步鞏固,工業結構繼續優化,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取得突破,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提高4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1.4%。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源消耗降低16%,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全國總人口控制在13.9億人以內。每人平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達到74.5歲。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分別年均增長7%以上。

  與“十一五”規劃相比,“十二五”規劃明顯加大了發展服務業的力度。具體包括對生産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的支援,具體包括金融服務業、現代物流業、高技術服務業、商務服務業、商貿服務業、旅遊業等。

  規劃綱要還強調轉型升級、提高産業核心競爭力。具體包括改造提升製造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推動能源生産和利用方式變革等。綱要提出,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産業。

  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達到8%左右。

  規劃綱要還提出,“十二五”期間將全面推動金融改革、開放和發展,構建組織多元、服務高效、監管審慎、風險可控的金融體系,不斷增強金融市場功能,更好地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服務。在加快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建設方面,大力發展金融市場,繼續鼓勵金融創新,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拓寬貨幣市場廣度和深度,增強流動性管理功能。深化股票發審制度市場化改革,規範發展主機板和中小板市場,推進創業板市場建設,擴大代辦股份轉讓系統試點,加快發展場外交易市場,探索建立國際板市場。積極發展債券市場,完善發行管理體制,推進債券品種創新和多樣化,穩步推進資産證券化。推進期貨和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促進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健康發展,規範發展私募基金市場。加強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完善市場法律法規。繼續推動資産管理、外匯、黃金市場發展。

  在完善金融調控機制方面,優化貨幣政策目標體系,健全貨幣政策決策機制,改善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和環境。構建逆週期的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框架,建立健全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預警體系、評估體系和處置機制。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加強金融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建設。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推進外匯管理體制改革,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改進外匯儲備經營管理,拓寬使用渠道,提高收益水準。

  綱要還指出,“十二五”期間將深化資源性産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建立健全能夠靈活反映市場供求關係、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的資源性産品價格形成機制。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