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環比下跌1.24%

時間:2010-11-17 10:40   來源:上海證券報

實際有效匯率環比下跌1.24% 創3月份以來最大單月跌幅

  國際清算銀行于北京時間16日公佈的數據顯示,10月份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為118.2,是近三個月來的最低,同時環比下跌1.24%,也創下了3月份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

  初步分析,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貶值主要是因為人民幣對日元下跌明顯。10月份人民幣對美元呈現先漲後跌的“V”型走勢;人民幣對歐元則在10月份的首個交易日大跌後,一直保持震蕩格局;對日元則有比較明顯的跌勢,記者初步計算,人民幣對日元的中間價下跌幅度近2%。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資料,目前該機構計算人民幣有效匯率的一籃子貨幣中,日元、美元、歐元、韓圓以及港幣、台幣這六個幣種佔據了83.6%的權重,其中日元的權重居首,達到26.2%,美元的權重佔20.3%,歐元的權重佔17.8%。

  復旦大學國際金融係副教授陸前進表示,9月份以來由於美元貶值,儘管人民幣升值,但升值速度沒有美元貶值快,他所測算的人民幣匯率指數自9月中旬至11月上旬一直在緩慢下跌。

  數據同時顯示,10月份的名義有效匯率由113.81下降為111.8,是2009年12月以來的最低。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11月初發佈的《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首次以專欄的形式對“有效匯率”進行了詳細介紹。

  報告介紹,有效匯率是一種加權平均匯率,經常以貿易比重為權數。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指標,通常用於度量一個國家貿易商品的綜合國際競爭力,也可以用於研究貨幣危機的預警指標,還可以用於研究一個國家相對於另一些國家居民生活水準的高低。

  央行指出,當前中國主要貿易夥伴呈現明顯的多元化特徵,貿易計價貨幣也在逐步多元化。與雙邊匯率相比,有效匯率更能代表企業貿易計價和結算的實際匯率水準,對企業財務和經營決策更具參考意義。

  按照國際清算銀行(BIS)計算的數據,人民幣名義和實際有效匯率自1994年至2010年9月已累計升值34.9%和57.5%。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幅在BIS測算的58個經濟體貨幣中位列前10位。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