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發展“綠色經濟” 探索環保新道路

時間:2010-07-05 11:01   來源:新華網

  上海世博會第四場主題論壇“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3日在此間開幕。中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在演講中表示,當前中國進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進一步改善民生的新階段,保護生態環境也是改善民生的關鍵。中國政府正在全力探索一條“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環保新道路。

  周生賢説,經受了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之後,世界上很多國家紛紛實施“綠色新政”,推動“綠色復蘇”,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以搶佔後金融危機時代的國際經濟制高點。而中國政府也正在探索一條環保新道路,推動城市實現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經濟發展。

  “中國在實現經濟發展目標的同時,更要保證讓13億人喝上乾淨的水,呼吸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品和享受優美的自然環境。”他説。

  據介紹,近年來,在城市人口大幅增加、經濟持續增長的情況下,中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城市污染物處理、城市污水處理率顯著提高,城市環境品質明顯提升。

  周生賢説,十二五期間,中國城鎮化水準將達到50%以上。隨著每人平均GDP水準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升級,中國城市居民對環境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生態環境品質已經成為和諧社會的標準。因此,中國政府將從五個方面著手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首先是加強飲水水源地的環境保護,讓城市居民喝上乾淨的水。飲水用水安全與國人健康息息相關。環境保護部等部門不久前編制發佈了《全國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明確提出到2015年中國水質達標的飲水水源地比例不低於90%,到2020年達到並穩定在95%以上。

  其次是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讓城市居民呼吸上新鮮空氣。今年5月,中國政府明確提出了到2015年建立大氣聯防聯控機制,重點區域內所有城市空氣品質達到或好于國家二級標準。中國還將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制定並實施火電、鋼鐵、有色、石化、水泥、化工等重點行業的大氣污染特別排放限制。

  第三是強化農村環境保護,讓城市居民吃上放心食品。當前中國農村環境形勢依然嚴峻,影響農村居民生活品質,也威脅城市居民“米袋子”、“菜籃子”和“水缸子”的安全。此外,中國還將狠抓污染減排和生態環境建設,讓城市居民在優美的環境中生産生活;還要推進綠色發展,讓城市居民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的理念。 (記者孫麗萍 蔣芳)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