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對藥企不合理調價將勸誡其恢復原價

時間:2010-07-01 14:27   來源:中國青年報

  藥價的風吹草動吸引著全社會的關注。6月17日,本報報道部分醫保目錄藥品悄然漲價,當天,國家發改委即發出文件,要求各地徹查此事。6月底,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就此事接受記者採訪。

  該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企業自行調價不合理的,要勸誡其恢復原價。如果企業不聽規勸,地方價格部門有可能建議招標採購部門取消其招標資格。如果企業對失去中標資格依然不在乎,也可以將情況向國家醫保目錄製定部門反映,建議重新研究其醫保藥品資格。

  藥價虛高,問題出在哪兒

  不同的人對藥價有著不同的理解。在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相關人士看來,藥價反映的問題不單純是價格,而是體制運作中的各種矛盾。如果體制順了,市場充分競爭了,根本不需要政府管理價格。現有的以藥養醫體制、醫療領域收入分配製度的扭曲,造成了藥價的扭曲。

  “醫院還需要藥品養著,這也是政策允許的,財政沒有那麼多投入給醫院,醫院需要賣藥賺錢維持運轉。”該人士説,另一方面,醫生名義收入不高,但付出的勞動很大。醫院建設中有多種多樣費用是企業贊助的——醫生培訓、交流的錢,沒有多少是醫院出的。如果能把這些養醫的費用補償渠道解決了,收入分配關係理順了,價格虛高問題就解決了。

  在他看來,從費用總量上看,我國的每人平均醫藥費用並不比其他國家高,甚至是較低的。他告訴記者,通過國際對比研究,我國化學藥品價格水準比美、日等發達國家,巴西、韓國等亞太新興經濟發達國家都低。

  “問題是,費用構成結構嚴重不合理。該醫療服務補償的沒有補,該財政出錢的沒有出,不該藥價承擔的卻承擔了,所以藥價虛高。”該人士説,我國老百姓覺得藥價高,主要是因為我國的保障水準還有待提高。已啟動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將逐步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

  按照這種理解,如果以藥養醫的體制被打破,醫院、醫生的補償機制得到落實,藥價虛高的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但在當前這個階段,如何調整藥價?

  上述國家發改委價格司人士表示,目前的方法是在現行市場價格基礎上逐步降價,以適應以藥養醫體制,邊改體制,邊完善補償機制,邊擠壓價格空間。經過幾年調整,逐步把市場已經形成的虛高價格空間擠出去。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