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外匯佔款驟降 資本凈流入仍將是主基調

時間:2010-06-22 15:5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中國人民銀行21日公佈的數據顯示,5月外匯佔款增加1315.64億元,環比大幅下滑54%,甚至遠低於當月外貿順差與外商直接投資之和。分析人士認為這與國內的房地産調控政策等因素有關。

  6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進一步推進匯改,有觀點認為人民幣波動預期有可能引發未來資本持續流入。未來跨境資本究竟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綜合多位專家的看法,未來資本流向可能仍以凈流入為主,但出現資本大規模流入的可能性不大,跨境資本流動風險仍需密切關注。

  資本流入陡減

  今年以來,外匯佔款數據居高不下。根據央行公佈的數字,今年1-4月,外匯佔款共增加10341.23億元,1-4月各月外匯佔款分別增加2981.67億、1794.96億、2701.5億和2863.1億元人民幣。截至4月末,外匯佔款餘額已經達到20.35萬億元。

  然而,外匯佔款增長的勢頭在5月份大幅減緩。5月外匯佔款增加1315.64億元,絕對額是今年以來最低的。更令人費解的是,在3、4月貿易順差大降後,5月本是貿易順差大幅增加的一個月,對外匯流入貢獻本應較大。5月,中國貿易順差為195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FDI)約為81億美元,兩者合計約為人民幣1882億元。而當月外匯佔款僅增加1315.64億元。這是新增外匯佔款年內首次低於上述兩項數據之和。銀行結匯量減少,説明一部分外匯資金在撤出國內市場。

  “外匯佔款增量小于外貿順差與FDI之和,這説明資本的流動發生了調整。”對外經濟與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傑表示。

  四大因素致外匯佔款增速放緩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5月份外匯佔款大幅下降,可能有三個原因:

  一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蔓延和不斷升級,使得歐洲一些國家國內金融整體運作狀況出現問題,境外流入境內的資金可能回流歐洲市場救火。

  二是5月份商業銀行境外外匯資金調回國內的數量可能減少。5月份我國外匯貸款明顯下降符合這一判斷。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