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2010年中央基金預算收入2554.49億元

時間:2010-05-12 15: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5月12日電 據國家財政部網站消息,財政部公佈政府性基金預算編制情況顯示,2010年中央基金預算收入2554.49億元,加上上年結轉收入655.71億元,可安排的中央基金收入總量為3210.2億元。

  政府性基金預算是國家通過向社會徵收以及出讓土地、發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並專項用於支援特定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財政收支預算,是政府預算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編制政府性基金預算,對於提高政府預算的統一性和完整性,增強預算的約束力和透明度,更好地接受人大和社會監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政府性基金預算的基本內容

  目前,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的基金共43項。按收入來源劃分,向社會徵收的基金31項,包括鐵路建設基金、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基金、港口建設費、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等。其他收入來源的基金12項,包括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彩票公益金、政府住房基金等。按收入歸屬劃分,屬於中央收入的基金9項,屬於地方收入的基金20項,屬於中央與地方共用收入的基金14項。按支出用途劃分,用於公路、鐵路、民航、港口等建設的基金9項;用於水利建設的基金4項;用於城市維護建設的基金8項;用於教育、文化、體育等事業發展的基金7項;用於移民和社會保障的基金5項;用於生態環境建設的基金5項;用於其他方面的基金5項。

  2009年,全國基金收入18335.04億元,相當於同期全國財政收入的26.8%。其中:中央基金收入2507.67億元,佔13.7%;地方基金收入15827.37億元,佔86.3%。在基金收入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佔主體。2009年,全國土地出讓收入14239.7億元,佔全國基金收入的77.7%。

  政府性基金預算的管理原則是:“以收定支、專款專用、結余結轉使用”。基金支出根據基金收入情況安排,自求平衡,不編制赤字預算。當年基金預算收入不足的,可使用以前年度結余資金安排支出;當年基金預算收入超出預算支出的,結余資金結轉下年繼續安排使用。各項基金按規定用途安排,不調劑使用。

  二、完善政府性基金預算編制的主要措施

  2009年以來,財政部按照全國人大和國務院的要求,制定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完善政府性基金預算編制的工作方案》,明確了完善基金預算編制的主要目標和任務,並抓緊組織實施,逐項落實各項任務措施。

  (一)清理規範基金項目。取消了已失去收入來源或不適應管理體制要求的基金項目;將下放港口以港養港收入、灌溉水源工程補償費等轉入公共財政預算管理。同時,將原先在預算外管理並具有特定管理要求的車輛通行費、船舶港務費等,納入基金預算管理。

  (二)細化基金收支預算科目。在保持現行政府收支分類科目框架不變的情況下,調整了基金收支分類科目設置,細化了基金支出科目,清晰反映各項基金的支出結構與方向,為基金預算編制打下良好基礎。

  (三)完善中央基金收支預算報表體系。修訂了中央基金收支預算錄入表,設計了中央基金收支預算控制數測算表、控制數見面表、匯總分析表等,基金預算報表由過去3張增加到10張,以滿足編報、審核、測算、下達和匯總中央基金收支預算的要求,更加全面詳實地編報基金收支預算。

  (四)開發中央基金收支預算編審軟體。在“中央部門預算編制管理系統”中開發了專門的“基金預算編審模組”,具備預算編報、審核、測算、下達、匯總、統計分析等功能,為開展中央基金收支預算審核、測算工作提供便捷的資訊管理平臺。

  (五)制定中央基金預算管理工作規程。明確了中央基金預算管理涉及的工作環節、內容、時限和職責分工,確保中央基金預算編制、調整、執行和監督工作有序進行,提高中央基金預算管理的統一性和規範性。

  (六)編制2010年基金預算。財政部將中央基金預算編制納入部門預算統一佈置,同時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的意見》,指導和推動地方基金預算編制工作。按照新的基金預算管理制度,我部順利完成2010年基金預算編制工作,並經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2010年中央基金預算收入2554.49億元,加上上年結轉收入655.71億元,可安排的中央基金收入總量為3210.2億元;中央基金預算支出為3210.2億元。地方基金本級收入16150億元,加上中央轉移支付1160.08億元,地方基金收入為17310.08億元;地方基金支出為17310.08億元。匯總中央和地方基金收支,全國基金收入18704.49億元,加上中央基金上年結轉收入655.71億元,可安排的全國基金收入總量為19360.2億元;全國基金支出19360.2億元。

  與以往年度相比,2010年政府性基金預算編制有較大程度改進和提高,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提高了預算完整性。在往年編制中央基金預算的基礎上,新增編制了全國和地方基金預算,更加全面地反映了基金收支總量、結構和管理活動。二是細化了預算編制內容。更加細緻地反映了基金收支的具體情況,中央基金支出預算,全部編列到項級科目,並細化到具體支出項目,落實具體事項。三是提高了預算準確性。根據經濟形勢變化、政策調整等因素,準確預測基金收入。按照“以收定支、專款專用”和“收支平衡、結余結轉下年安排使用”的原則,合理安排基金支出。充分論證項目支出,保證項目可執行,提高基金收支預算編制的真實性、準確性。四是增強了預算透明度。在全國預算草案中增加了對每項基金徵收使用政策的説明,使人大代表和社會各界充分了解預算數據的政策含義。在人代會後,首次將基金收支預算向社會公佈,讓社會了解和監督預算執行。

  下一步,財政部將認真總結基金預算編制經驗,嚴格執行全國人大批准通過的2010年基金預算,進一步完善基金預算制度,不斷提高基金預算編制和管理水準。

  一是控制基金規模。按照“正稅清費”原則,清理到期的基金項目,結合資源稅改革,研究用資源稅取代或吸收相關基金項目,依法從嚴審批設立新的基金項目,嚴格控制基金規模。

  二是完善預算編制。按照科學化、精細化管理要求,進一步細化各項基金預算的收支科目,增強預算的約束力;推動相關部門建立健全基金預算支出項目庫,做好具體支出項目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提高基金預算的準確性;加強對補助地方資金的預算監督,嚴格控制代編預算和預留待分配資金規模,提高基金預算的規範性和透明度。

  三是推進與其他預算的相互協調。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推動基金預算與公共財政預算間的相互協調;統一地方教育附加徵收政策,擴大地方教育附加收入規模;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相關規定,將在公共財政預算中安排專項用於可再生能源的專項資金轉入基金預算,與向社會徵收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合併,設立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支援可再生能源事業發展。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