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關稅”帶動中國與東盟進出口大幅增長

時間:2010-05-12 15: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南寧5月12日電 (郭淩雲 戴志強 王剛)廣西南寧海關12日表示,中國與東盟的“零關稅”政策使得雙方進出口企業的積極性空前提高,亦帶動了進出口的大幅增長。

  海關統計顯示,前4月中越接壤的廣西與東盟貿易創下了同期歷史的新高。其邊境小額貿易共進出口11.1億美元,增長55.4%,較2008年同期增長48.5%,已超過金融危機前的水準。其中,私營企業成為貿易順差主要來源。廣西私營企業對東盟進出口13.9億美元,增長48.1%,較2008年同期增長29.9%,佔廣西與東盟貿易總額的79.1%。其中出口10.3億美元,進口3.6億美元,貿易順差6.7億美元,成為本期貿易順差的最主要來源。

  海關介紹,産業結構互補是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快速增長的基礎。廣西與東盟在工業化水準、産業結構及資源稟賦等方面具有差異性,貿易往來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如東盟國家的煤、原油等自然資源相對豐富,可以彌補廣西對自然資源需求的缺口,而廣西在機電産品出口方面則佔有較大優勢。雙方在産業結構上形成的錯位互補格局成為雙邊貿易持續快速增長的基礎。

  此外,自2010年1月1日起,中國對東盟總體平均稅率由9.8%降為0.1%,東盟對中國的平均稅率則由12.8%降為0.6%。雙方90%以上的商品實現零關稅,極大地刺激了雙方進出口企業的積極性。

  即便雙方取得貿易開門紅,但有關專家指出,人民幣升值預期升溫,出口貿易風險進一步加大、部分東盟國家政局不穩和貿易保護主義日趨抬頭、部分東盟國家對中國産品的戒心仍未消除等,是影響雙邊貿易健康發展的潛在隱憂。

  專家建議,中國應當加強與東盟各成員國之間的對話溝通,拓寬拓深與東盟國家的多角度、深層次合作,進一步取得相關國家的信任,為雙方貿易往來創造良好環境。此外,中國內行業協會應積極與東盟行業協會對接,促進雙方産業優勢互補、合理分工,進而提升區域産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完)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